鄧世安對他的興趣愈發加深。
居然能在海外看到日藩人,這可不多見呀。
當前的幕府可是實行海禁政策。一般離開島嶼的民眾,回來之後不是被砍頭,就是成為農奴。
所以很少日藩人離開自己國家。
導致大清沿海的倭寇也不斷減少,幾乎到了絕跡地步,只剩大清的海盜在大海為所欲為。
經過一天的審問。
鄧世安才得知,這是一百多年前的倭寇孩子。
曾經他們以呂宋北部為主要基地,劫掠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到大明的商船,當然也包括大明的商船隊伍。
倭寇人數一度高達七八千人,不僅有大明海賊,還有東南亞一些少數民族,當地野人更是不少。
幾乎是東南亞最大的海盜勢力,雖然比不上鄭芝龍,也比不上劉香佬,但劫掠過往船隻綽綽有餘。
但也造就了滅頂之災,惹怒了幾方勢力,大明與西班牙組成了聯合艦隊,在呂宋北部進行圍剿。
經過幾個多月的圍剿,最終摧毀他們的大本營。大量的海盜倭寇都被殺死,剩下的一部分人逃到了深山老林之中。
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出過海,若是撞見西班牙艦隊,基本只有被消滅的份。
紅毛的艦炮十分噁心,一艘船十幾門艦炮,還沒開始進行跳幫作戰,海盜船基本被轟得個稀巴爛,最終抵擋不住沉沒的結局。
這些海盜倭寇最後逃到了卡加延河上游,佔領的一個部落苟且偷生,經過幾代的消亡,就成為了如今這個樣子。
與當地野人結婚生子,傳授他們生存技巧,偶爾擴張一下,搶奪其他部落財富女子。
而西班牙人與大明人將此地的倭寇消滅之後,就再也沒有踏足此地,甚至不屑於在此地殖民。
鶴田高義祖祖輩輩在這裡生存,漸漸地與世隔絕。
技術不斷失傳,甚至連大船也造不了,最終失去大海。
鄧世安沒想到此地還有這般秘聞,“還有其他倭寇殘餘勢力嗎?”
“不清楚……似乎有這麼一支……跑到深山,如今從未接觸過……此地猛獸蛇蟲眾多……太過於危險,所以不敢離部落太遠。”鶴田高義老實巴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