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百姓恭恭敬敬,當然磕頭拜謝也不在少數,但都被隨行人員制止了。都跪了上千年,是時候正真的站起來。
“我的諾言已經實現了一半,對得起一方百姓。”
鄭軒瞧著唐藏自通道。
唐藏也是重重地點頭,他承認要是自己,完全做不到現在這個樣子。
“你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或許那個世界真的可以實現。”唐藏感嘆一番,接著又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鄭軒笑著道:“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還是為大同世界而繼續奮鬥吧!”
唐藏只是將這感嘆當作鄭軒牢騷而已,這大同世界哪有這般容易,只不過是前人對於未來世界的臆想罷了。
但他在宜蘭看到希望,在臺南府看到希望,這樣的人不成為君王,這天下再無人皇。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王貞儀突然在一旁悠悠道。
“你懂得還多,《文韜·文師》可是大清禁書,只有帝王才可學,你哪裡學來的。”鄭軒好奇道。
王貞儀在一旁吐了吐舌頭,非常俏皮道:“德卿母親可是書香門第,家中有禁書那是必然。”
“看來大清也不咋地,居然還有一個‘漏網之魚’。”鄭軒打趣道。
不過他又發現有些不對勁,這妞不是應該去研究青黴素嗎?怎麼跟了過來了。
面對鄭軒疑惑的表情,王貞儀從腰帶上掏出一個小瓶子,只見透明的瓶子內可是有雞蛋液,還有一層綠茸茸的東西。
“大人,莫非是在想這個?”王貞儀晃了手中的瓶子道。
“這東西也能隨身帶?”鄭軒隨手接過瓶子,仔細地瞧瞧,還有一些溫度。
可他沒有注意到,此時的王貞儀臉上微微泛起一絲紅暈,不過還是回答道:“這些微生物若是在體溫下,生長更快些。”
“原來如此。”鄭軒又順手還了回去,她也立刻將瓶子收了起來。
至於瓶子現在到那個部位,鄭軒可是不得而知。不過也沒有多在意,畢竟他總是覺得古人的衣服就像一個百寶箱,什麼東西都能藏。
不久之後。
就來到了剛剛修建的小學。
這是本地的孔廟學府重新改造而成的小學。裡面大大小小的園林被重新修改,增加一個很小的操場,並擴建大量學堂。
曾經在大清統治下,這些學府只是給當地富人孩子上學的地方,原本房間數量就很少,裡面更多的是先生日常起居的地方,以及書房或是園林。
大清當年設定這些孔廟學府,打算教化本地土著,沒想到在實際操作中。成為那些先生和學官謀取利益的地方,所以教育一直掌控在有錢人手中。
即便是許多秀才標榜自己是農民出身,但深究下去就會發現他們都是富農,赤農的孩子根本沒有錢讀書。
如今鄭軒可是要推行全民教育。
讀的不在是大清的四書五經,也不是八股文。只要學會《百家姓》《三字經》,能識字會寫即可。順帶讓百姓接受一些民族和國家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