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劉三德扭過頭,朝身後的院子喊道:“小猴子,帶人去試試。”
“好嘞!”一個小鬼跑了出來,像是小二的模樣,不過見到老工匠就像是小少爺般有模有樣地帶他進入院子內。
他們雖然招工匠,但也不是誰都可以,至少得試試是否有真功夫,才將這些應聘者拉去臺南府,防止一些鑽空子的人進入。
胡老五雖然飢腸轆轆,不過還是使出吃奶勁展現自己的技術,要不然連飯都沒得吃,不一會功夫,就出爐了一把刀子,和幾件不入流的小工具。
小猴子點頭,他就透過了。
而後帶著凌亂的包袱,進入這院子內下人房。
不過讓這位胡老五最為驚訝的是,這工坊的伙食不錯,一如大碗的糊粥,以及鹹菜,這幾乎就是過年的伙食。
想到這,他感嘆許久都未在家過年,小時候日子還能吃一兩頓糊粥或是乾飯。
不過長大了可就沒有了,家裡耕地不多隻能外出謀求生存,去給工匠打下手並偷師,學有所成之後才發現工匠永遠是工匠,有活有飯吃沒活只能等死。
“東家大方。”胡老五最後感嘆一番。
這件事也逐漸引起了其他工匠的注意,整個廣東許多人都在佛山找活計,不管是熟練的工匠,還是隻有死力氣的工人,都在這小鎮謀求生活。
畢竟廣東地少人多,養不活這麼多人,為了生存只能跑到這地方。
整個佛山鎮,有鑄造工場,製作陶瓷的,紡織工坊,黑心磚窯廠,以及繁多種類的小作坊,需要大量工人。
甚至一些小工坊直接招十歲的童工,人數多達好幾千人。
所以這裡是無地產赤農謀求生存的地方,如今聽說有鋪子招人,許多人也聞聲而來,甚至有不少乞丐。
劉三德看著擠滿人的鋪子口,感嘆一番,“看來此地太多人謀求生存,連熟練工匠也賤如淤泥。”
只能說大清比大明計程車農工商階級劃分更為嚴格,工匠完全就是賤民。
可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許多人退出了農民的序列,成為工人,或是商人。
而大清重農抑商,連小作坊工坊也都一起打壓,這些工匠更是不值錢,分分鐘成為乞丐。
小猴子也忙個不停,就連卓文漢也出來幫忙,在院子裡可是新增幾個小火爐,甚至還將些工匠拉出一起搭把手。
一個下午就試了兩百多號人,為了快速檢驗是否合格,只要熟練掌握火候,能敲打出一個工具即可。
隨後幾天功夫下來,一千多人只有一百多人勉強過關,但還是有許多人爭破門檻,又跪又求希望有一份工作。
卓文漢看著這些人內心不免有些心酸,“狗日的大清,這世道真不讓人活,能否將他們全都帶走?”
劉三德只好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這走私不易,如此多的人不好運,只能將有功夫的匠人帶走。”
兩人皆是無奈,他們此行的目的,除了打探情報,就是將大量的工匠走私過臺南,並阻礙清軍對佛山鎮鑄造工場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