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攻略大清> 第123章 乾隆!啊,我死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章 乾隆!啊,我死了 (2 / 2)

唐藏打量著,逐漸恢復秩序的臺灣府,之前的蕭條不在。

來往商人繁多,也有不少百姓扛著鋤頭,挑著擔,或是腳伕搬運著貨物,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而這一個過程只花了僅僅不到半個月時間。

但臺灣府與宜蘭相比,城大人少。

宜蘭二十多萬人口,城牆也只是修了一半,因為城市不斷擴大。

而這臺灣府,擁有比宜蘭壯闊的城牆,卻只居住了十幾萬人,加上戰火洗禮之後,損失約能有一兩萬人。

此時的鄭軒沒有多少自豪,“整個臺灣府確實人少了些,但好在地多,還有大量空地未被分配,打算招募軍人再分配。”

具剛剛統計的結果,整個臺島,大致估算有兩百多萬畝土地,而人口預計不到八十萬。

這是因為清軍鎮壓,以及林爽文起義,各種傷亡葬送掉將近總人口的九分之一。

唐藏搖搖頭,“並不,澎湖廳兩萬多人。”

“也不少人,能建比東沙島還大的海軍基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且魚類豐富,倒是可以發展漁業。”

鄭軒若有所思,即便在後世,整個澎湖縣也不超過十三萬人,畢竟島嶼沒辦法容納太多人口,不然淡水之源還有糧食就會十分緊張。

但在這時代,建一座五萬人口的大海港不成問題。

而且這可是福建與臺灣的交通要道,在沒有出色的航海工具之前,只要扼守澎湖列島,就可以掐斷交通往來。

當然,除了自己的海船,擁有六分儀和航海地圖,不需要經過澎湖列島,就能直達對岸。

畢竟大清水師,落後程度超乎想象,甚至還不如唐宋時期。

航海製圖落後,辨認航道只有指南針,船隻的噸位結構也不停退化,許多厲害的造船技術不斷失傳。

這或許就是遊牧民族對於大海的敬畏,也或許是討厭,以至於想要閉關鎖國。

“對了,鄭兄,幾天前閩浙總督李侍堯病發身亡。”唐藏頗有一絲好笑的說道。

“這老爺子的身體有這麼差?”鄭軒驚訝好一番,原本只想氣氣乾隆,現在倒是把一個總督給氣死了。

“並不,”唐藏帶有一絲玩味的口吻,“他此刻為戴罪之身,因為潑猴摧毀福建以及浙江水師,乾隆老爺正怒,遂命他解決匪患,打通前往臺的道路,聯絡上福康安,

而如今福康安已死,想必乾隆老爺子絕不會放過他。”

“看來我們歪打正著,搞定了一個閩浙總督,那也好,想必閩浙總督空位期,福建浙江沿岸海防鬆弛,正是我們撈東西的好時候。”

鄭軒突然笑得異常開心,然後拍了拍牆垛,接著道:“唐三藏,你想辦法把種茶農,桑農,織布工人,陶瓷工匠,以及冶煉工人都遷移過來,當然茶樹種子和各類農作物不能少。”

如今整個臺灣耕地面積異常豐富,經過開墾的只有200萬畝。但鄭軒知道,在後世整個臺灣省擁有80萬公頃,1200萬畝地耕地。

足以養活600萬人口,若是硝酸銨等化肥投入運用,產量翻一倍,養活上千萬人口不成問題。

特別是雜交水稻的誕生,與大量新的高產農作物,理論上整個臺灣省能養活20004000萬人口。

所以此年代,臺灣人口不多但耕地面積大,適合大規模發展莊園經濟,種植大量經濟作物。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福建浙江的絲綢茶葉依賴程度,重振對外經濟貿易,實現農業的原始積累,從而發展工業文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