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泰想想就覺得後怕。
她並沒有覺得進口女子有什麼不妥,男子就該有老婆,女子就該有丈夫,天經地義。
如今整個噶瑪蘭還有一萬多名男子正等著娶老婆,到現在自己相公的壓力不小,還要不停地走私人口。
“不過我相公說了,這裡將是全世界女子最好的歸屬,這裡有她們需要的平等,權利及安全。”泰泰淡淡說道。
對於在母系社會生活的她來說,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不過也不妨礙她對鄭軒的崇拜。
鄭暄妍默默地看著這一切,也默默地點頭。
有時她發現這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比自己想象的山寨堡壘,賊兵惡棍完全沾不上邊。
若是在大清,方方面面都要墨守成規,大家閨秀不得外出,不得見人,街上可都是瘦瘦弱弱的百姓,沒有這裡如此好景象。
其實有哪個女子不想出去?
有哪個女孩子想要成天呆在家?
女規,三從四德,都在教女子要呆在家中,若不是自己是旗人,不用受怎麼多規矩限制,自己恐怕也只能成為廂房中的怨婦。
在這裡滿大街都能看到女子出行,沒有任何拘束,更不擔心會被按上蕩婦名頭。
不遠處的食市裡,傳來的吆喝聲。
“宜蘭燒餅數哪家,橋頭大槐樹下老黃家!油餅脆,肉餅香,肉沫調餡,熱油炸成,皮兒又酥又美,油汪汪!”
“豆腐腦,豆腐腦,一乾二淨豆腐腦,美婦愛喝豆腐腦,又白又甜又香滑,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呦!”
這裡商販子與大清沒多大區別,除了沒有辮子,人比較乾淨,衣服比較光鮮以外,其他都是一樣,還有一些吆喝聲是帶有地方方言,客家話,閩南話,吳話,就連廣府話也不在少數。
此時的小西早已經忘記自己身在“曹營”。
街道上滿是吆喝聲,深深地將她吸引住。
特別是誘人的香味,小西每走一步就停下一步聞一下味道,隨後說道,“小姐,這裡有油果子,羊雜湯,煎包,肉餅,豆腐腦,炸糕,艾窩窩,就連京城才有的薩琪瑪餑餑也有。”
這可讓泰泰與鄭暄妍感到驚訝,好奇地問一句:“你怎麼知道?”
“聞出來的,嘿嘿,小西比較貪吃,所以只要聞聞味道就知道了,為什麼這裡怎麼多好吃的。”
“因為相公也是一個嘴叼之人,嫌棄這裡沒什麼吃的,走私人口順便收羅吃食小販。”泰泰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裡掏出銅錢,放到小西手上,“你想吃什麼自己去買吧。”
“謝謝泰泰姐。”小西接過錢之後,就興奮的跑了。
鄭暄妍一臉汗顏,沒想到小西一下子就被收買了,虧她還是自己奴僕。
雖然有些生氣,不過已經習慣了,只能說這丫頭沒心沒肺,就像一個未入世的小孩子,富有童真,有時讓人羨慕。
——————————
(1)三島國民缺鐵缺鉛,一支火繩槍價格5~200兩,這是外國散商主要貿易商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