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就是法蘭西公館,他只想感嘆一句:“好人難做!”
這兩個奇葩國家公館都要建在對方前面,還要比誰的公館面積大,誰的公館比較有氣勢或是精緻,反正暗地裡較勁誰有錢,誰有權。
鄭軒直接拍板規定兩方公館的面積,雙方才消停起來。
不過在公館建設方面卻是下足功夫,大理石,白石,珊瑚,琉璃,瓷器,高檔茶葉,絲綢樣樣都不能少,怎樣都要比對方顯得闊綽。
“他們說得沒錯,我確實能夠治療花柳病,不過一粒藥丸需要1英鎊,你知道,這些藥物原材料可是極難尋找,所以數量不多。”
鄭軒端起茶一邊說一邊品嚐,這可是一門賺錢的好法子。
其實這種疾病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了,而且還分為楊梅瘡以及七淋。
在1920年安徽毫州藏書家,姚氏墨海樓的故紙中就找到《華佗神醫秘傳》,就記載了15種治療花柳病的方法,只要看病症下藥,效果都不錯。
當然,若是與抗生素相比,中醫治療緩慢許多,依舊會有許多人,挺不過這段時間。
但在這個時代,能夠有自愈的機會,對於病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希望。
從黃帝內經開始,幾乎歷朝歷代中醫書,都記載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而鄭軒使用的是現代中醫總結的古方,花柳敗毒丸,或是花柳解毒丸:
朴硝2兩、桃仁1兩、赤芍1兩、全蠍1兩,浙貝母1兩、血蠍1兩、金銀花4兩、野大黃4兩、茯苓5錢、炮山甲5錢、車前子5錢、蜈蚣30只熬製濃縮成丸。
你若好奇,想問為什麼知道這些。
問就是不知道,不清楚,不瞭解,吃就對了。
至於有人問,中醫有如此多的古方,為何大清每年要死許多人,就連同治皇帝也都染病而死。
這你只能問乾隆皇帝了。
他應該是腦袋灌了豬屎,牛尿喝多上頭了。將文字獄推向高潮,假借修《四庫全書》之名,焚燬書籍達一萬三千六百卷,焚燒15萬冊書。
就連大明王朝的《永樂大典》都成為了殘卷,差點就飛灰了,更不用說醫書,不知有多少本消失了。
在這種白色恐怖下,民間都是將書籍封存或是埋藏到地下,甚至不用官府動手,自己就先將書籍燒燬。
萬一某個官員貪你家財產,等查水錶的時候,只要書籍上找到一個“清”字,就能坐實你有反清的心思。
到時候,乾隆會親切和藹地問幾句:“你是不是對大清有什麼誤解,我可是為了你們好,既然如此這樣,你現在是想要連坐,還是滿門抄斬?放心,大清會滿足你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