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林陽冷靜答道。
朱德文沒有謝宏那麼大的膽子,也沒那麼強的能力,林陽規培生的身份讓他始終不敢過於放肆,所以林陽在他手裡被用得畏畏縮縮。
如今見林陽又肯定回答,他也放心下來。
腿部的三位醫生開始縫合腿部的傷口,而頭部的三位醫生也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皮瓣重建手術的成敗,絕大部分取決於血管是否連線得順利。
血管若水管般彼此連通接納,那塊因時間過久而蒼白的肉便會開始出現血色;若血液流通不順,則必須把線全部拆掉,重新吻合。
一次性成功自然是每個醫生的願望,誰都不想自己的一兩個小時的努力全數白費。
顯微血管縫合是一項高精尖技術,主任級別都需要專門進修才能習得。
顯微鏡和放大鏡之下,手部的細微動作都會被無限放大,此時考驗的不僅僅是手,更有呼吸和心跳。
做此類細微操作的醫生大多會刻意進行有氧耐力訓練。
強大的心肺能力會讓他們的呼吸更為悠長和平穩,也會讓他們的手腳更加精準和穩定。
將血管互相吻合,需要用比髮絲還細一杯的線,在細小的血管截面上縫合六到八針,保障血流通暢的同時,又能不滲漏。
一個外科醫生的技術究竟如何高超,往往都體現在這種只有同行才能明白的細微點上。
吻合了關鍵血管之後,朱德文也戴上了放大鏡,他沒忘了關注一下林陽那邊的情況。
兩人用的縫合針一樣,大概只有頭髮的五分之一粗,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直視極為困難。
他其實內心還是有些懷疑林陽的鏡下操作能力,因為小醫生接觸這種操作的機會幾近於無。
事實上,但凡沒有練過顯微手術的醫生,就算再有執刀經驗,用起顯微裝置來,都會差強人意。
朱德文故作不在意地瞄了林陽一眼。
看了就怔住了,眼睛一時不想離開那裡。
怎麼說呢,林陽的操作總體而言就一個字——穩。
兩隻手紋絲不動的穩,指尖輕輕發力間細微的針尖突破血管。
恍惚了一下,一個吻合點的縫合就完成了。
朱德文唯一的感受就是,比自己快,縫得比自己好!
“林陽,以前經常做這種顯微手術?”朱德文還是忍不住發問了。
原本以為這個手術能鎮住這個優秀的年輕人,滿足他的虛榮心,沒想到反被林陽的操作震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