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小朋友聽話地咬了咬,林陽看了一眼,輕輕磨了一處咬合高點,然後道:“再咬一咬,有感覺到不舒服嗎?”
“咔噠咔噠”,小朋友的咬一咬就是上下牙撞一撞。
林陽笑道:“把後面的牙齒對在一起,磨一磨,就像吃飯一樣,有不舒服就和醫生說。”
小朋友聞言照做,大眼睛咕嚕咕嚕一陣轉,然後嗲聲道:“沒有不舒服。”
林陽聞言點頭,然後道:“那就好,來醫生再給你刷刷牙,今天就結束啦。”
小朋友聽話地張口,林陽迅速拋光,然後給家長和小朋友都看了看這顆補完的牙。
家長有點驚異程序的順利,道:“結束啦,沒想到劉莉莉你還是很勇敢的嘛。看人家小朋友看牙都可痛苦了,之前媽媽還怕你哭。”
“小朋友很棒,以後都不用害怕看牙了,一點都不會難受的對吧?”林陽趕緊開口道。
家長總是會有一些不恰當的表達,會讓孩子誤以為看牙很恐怖,從而造成恐懼,實則都是被這些錯誤表達造成的心理暗示。
小朋友歪頭羞澀,道:“對啊,一點都不難受,我下次再來!”
脫手套,然後喊小朋友起身,一番囑咐,一次治療就這樣平平無奇的完成了。
操作平平無奇完成了,彈幕卻風起雲湧地開始了:
【毫無波瀾,看得想睡。
唉,補牙我也看不懂,想看林醫生臉的我卻只能看見牙。
口腔醫生+1,補得真的很好了
別看林醫生了,隔壁柳醫生的這個熊孩子好看。
柳才是看點,人家小朋友不張嘴了哈哈!】
……
“彈幕說看柳醫生哎,我們切音訊吧。”周靚的甲舍友道。
此時他們看見柳醫生正在和躺著的小男孩說著什麼,小男孩似乎在牙椅上一動不動。
“切吧,我看臉就好了,不需要聲音了。”周靚隨意道。
於是甲舍友切換了音訊。
“小朋友,張開嘴才能知道有什麼問題,不張嘴我什麼都看不見。張嘴好不好?”
音訊一開就出現了柳時志的聲音。
“剛剛不是說得好好的嘛,怎麼一到檢查就不張嘴啦?”柳時志繼續輕聲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