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一句經典的話,“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賭一賭,摩托變吉普。”
浪費時間糾結和猶豫是沒有意義的,早下決定的人通常也早獲利。
林陽咬咬牙狠下了心,再次默唸道:“抽獎!”
【叮咚,天道有輪迴,花開花又滅,抽獎有風險,行之需謹慎……
扣除100感激值,抽獎開始……
恭喜宿主抽獎獲得“口鏡使用大師”課程,可於晚上睡前使用,祝宿主做個好夢。】
!!!
單車就這樣變摩托了,一聽這名字就是好東西,口鏡使用大師!林陽心中大喜。
牙科口鏡是一個口腔醫生門診的必備器械,不同於其他諸如外科內科等等其他專業,口腔醫生的診療過程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小小的口腔裡。
本來就空間侷限,口腔疾病又往往隱匿難以發現,而口鏡就是集檢查、治療等等功能為一體的王牌工具了。
一方面,口鏡上的小鏡子可以間接給醫生提供視野,憑藉鏡面的反光作用又能增加區域性的照明,或者起到透照作用。
另一方面,具備特殊設計的口鏡可以用來牽拉患者的口角、舌頭和頰部,從而使醫生獲得更加充分的視野。
再者,口鏡還可以用來遮擋軟組織,防止治療過程中傷害患者。
根據分類又分為前表面口鏡,雙面口鏡,凹面口鏡等等等等,一個小小的鏡子裡面的講究卻非常深。
它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但卻經常被忽略。林陽大學時期就認真聽老師的話,努力掌握口鏡使用方法。
當年林陽在學校廢寢忘食地訓練自己口鏡下視物和操作的技能,最後才做到能夠不再低頭鑽患者口腔來做治療。
也憑藉這一手“絕技”,他操作成績優異,因為操作成績優異他才被分配到北都口腔醫院去打工,因為打工於是他沒時間考研……
有因必有果,一個小因千萬果。
話題說遠了,迴歸主題。真正規範的口腔醫生都是以標準舒適的姿勢坐在患者旁邊,用直視或者口鏡來完成所有操作。
但口鏡下操作往往會遇見各種問題,比如鏡面起霧、操作時噴水濺到鏡面、操作困難等等。
有興趣的可以試試映象訓練,面前放一個鏡子,遮住面前的紙,然後看著鏡子來畫圖,一切操作都是反向的,沒有訓練過的情況下,手會很難控制,難以精準定位。
所以病人在去口腔醫院或診所治療時往往會看見醫生扭著腦袋佝著背,幾乎要鑽進患者嘴裡來給患者治療。
這樣的姿勢一方面會讓患者感覺太靠近,產生不適;另一方面長時間的姿勢扭曲又會造成醫生得頸椎病,腰椎病。
但是,再牛的醫生都會有這樣的時候,因為那麼直徑15mm的口鏡真的看不清吶……
不要以為口腔醫生門診都是坐著治療就很輕鬆,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這些都是是口腔醫生常見體位相關生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