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天這貨也是蔫壞,故意吊著李淳風的胃口,根本不解釋方才那道“帽子舞會”的邏輯推理題,反而一個勁的與他東拉西扯,聊些風花雪月的事情。
別看如今端木天才十五歲,但這貨骨子裡可是個三十多歲的油膩大齡青年人了。
李淳風九歲就拜了至元道長為師,至今也是童子身,哪裡是端木天這老流氓的對手,幾句話功夫,便被聊得面紅耳赤,喃喃說不出話來。
端木天逗弄夠了李淳風,終於話題一轉,聊起了天文地理。
天文觀測,在華夏的歷史可是非常久遠。
早在堯帝時代,就設定了專門從事“觀象授時”的天文官。
而歷朝歷代,對於太陽、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恆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見天象,都有著悠久而豐富的記載。
歷史上,李淳風就依靠史書記載,準確推算出了日食時間,可謂相當的牛逼。
見端木天終於談風花雪月之事了,李淳風這才長出口氣。
談及天象,他可就不怵了。
就聽端木天問道:“淳風兄,不知你認可蓋天說還是渾天說?”
蓋天說與渾天說是華夏古人對於地球的兩種認知。
蓋天說起源於殷末周初,認為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天如穹頂蓋於大地上。
渾天說則認為天地俱圓,大地是個球體,浮在氣中,所有的恆星都分佈與一個“天球”之上,而日月五星則附麗於“天球”上執行。
簡單而言,便是天像一個圓形的雞蛋,而地球就像是雞蛋黃,處於天的內部,這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並且渾天說採用了球面座標系,比如赤道座標系,來量度天體的位置,計量天體的運動。
雖然渾天說也並不科學,但相較於蓋天說卻先進了許多。
兩種說法都各有支持者,各執一端,爭論不休。
李淳風笑道:“貧道認同渾天說,根據貧道多年觀測星象,依據渾天說測算曆法,更為準確。”
他這回答,端木天一點也不意外。
以李淳風的水平,支援渾天說才正常,歷史上也正是到了唐代,渾天說便徹底取代了蓋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