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我爹也是穿越者> 047 雕版印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47 雕版印刷 (1 / 3)

端木天出的這主意,其實就是農村包圍城市。

既然朝堂之中有李淵這位大boss,那不如另闢蹊徑,從士林入手。

只要他抄襲來的《三字經》等蒙學教材,能夠在長安城內遍地開花,被士林接受認可,屆時即便李淵不願意,卻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他端木家計程車族身份。

主意是個好主意,但杜如晦蹙眉言道:“大王,三郎此策,其實之前我與玄齡也商議過。但此策好雖好,卻難以奏效。”

李二不解:“這是何故?”

杜如晦苦笑道:“大王,光長安城中,各個官學、族學、蒙學、私塾加一起,便有上百所之多。即便每所官學、族學只贈予一套,那也須抄寫近千本。這一時半會間,如何能找尋如此多的傭書人?要抄寫如此多書,費時費力,即便用月餘時間抄寫完成,恐怕也為時晚矣。”

唐時,以抄書都職業的人,被稱為傭書。

李二旋即明白了這個道理。

杜如晦與房玄齡的顧慮,確實不假。

若是花上個把月才能將書抄寫出來,那即便抄好了,也沒什麼意義了。

待到那時,端木父子早已被流放嶺南了。

端木天與老爺子卻愣住了,盯著杜如晦看了好半晌,似乎覺得他在說天方夜譚。

抄書?

抄什麼書?

印刷書它不香嗎?

端木天猛地一拍腦門。

他倒是忘了,如今還是唐初,雕版印刷術尚未出現,如今的書籍,還是手抄書。

所有的書籍都靠人工謄抄,效率極低。

許多寒門士子,就是靠著幫人抄書,賺取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

漢代發明造紙術以前,是竹簡與書帛並行;漢代到大唐,是卷軸書冊。

書籍之所以又被稱為書卷,便是因為在雕版印刷術出現之前,書籍都是以卷軸的形式呈現。

直到雕版印刷術出現後,為了便於裝訂閱讀,才隨之發展出了線裝書,也就有了後世書籍的形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