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人家短毛冒著風險好心來解,還送了五萬兩銀子。你就這樣待客?
對比之,當初毛文龍親侄、過繼兒,東江副總兵毛承祿來投叛,李九成也不過給其眾每人賞銀五兩。
你李九成可以拒絕和大順合,但半路截殺信使算怎麼回事?
耿仲明和毛承祿雖然不太想投短,但對李九成的做法也看不上。下作!
叛軍們是一條繩上的螞,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著來。背後搞小動作就是破壞團結。
大夥推你當「都元帥」是出於信,可沒了信任基,就算沒內,那逃亡路上絕不會順利。
孔有德、耿仲明和毛承祿幾人聯袂登,直接對「都元帥」挑明瞭利害關係。
李九成聽完之後
感到莫名其,我什麼時候動那個大順的送信人了?絕對沒有。
他把王子登招來一,對方眼看事情敗露倒也光,沒推諉直接認了。
當然王子登沒蠢到承認是***女幹,而是分析眼前局,跟眾人說流寇靠不住。現在只有渡海逃亡才是上策。
而且因為流寇的出,讓眾人對後路爭吵不,產生了裂痕。這是個非常糟糕的局面。
從大局出,王子登必須動手。
孔有德非常不,直言因為王子登攪,很可能大順已經改變了策,不會再跟叛軍合作了。等同於少了一條後路。
李九成跟著大罵了一,但不同意處理王子登。
廳堂上又開始吵吵個不,連晌午飯都忘了吃。
最後孔有德拍案而,「不爭論了。我就一,別管人家是不是流,只要他能開啟明軍防,就證明了實力。我願意投靠。」
李九成道:「很難,我不相信……」
「報……」
親兵來,城外來了三人求,一個是山東巡按謝三,一個是遼軍總兵吳,還有一個是監軍宦官高起潛。
屋裡幾人一時間無語。
沒聽錯吧?這都什麼時候,謝三賓、吳襄、高起潛怎麼敢來?這不可能!
前登萊巡撫謝璉、萊州知府朱萬年完全可以說是被叛軍誘,高起潛、謝三賓和吳襄不可能不清,他們為什麼敢來?
完全沒道理。
孔有德、耿仲明一激,立馬就要去城頭觀望。
李九成謹慎的,官軍正在南城外構築炮,登城有危,小心為妙。直接讓那幾個人進城就是了。
進入府城的有四個,誰也沒料到三位***的唯一隨從才是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