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升拜伏下去:“晚輩明白,前輩雖不能收晚輩為徒,但此恩此德,重於泰山,晚輩既敬前輩如師,則師門秘法,絕不外洩。”
木道人默然片刻,也不知想起什麼,輕嘆一聲,道:“大音希聲,大巧不工,說是秘法,實則也不難,不過是兩次觀想而已。前者觀想雲紋,聽說你半月之內已得三個,算是入了門,不需我再贅述。後者觀想靈圖……你且過來……”
吳升膝行近前,木道人伸出一指,點向吳升眉心。
吳升渾身一震,腦海中立刻多了一幅影象,這就是修行傳功時常見的觀想圖。
木道人收功,鬢角見汗,一位返虛高修,鬥法時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不帶一絲煙火氣了,此刻居然會流汗,顯然費力不小。
閉目打坐,調息片刻後,木道人恢復了幾分神采,問道:“青妙玄功,其妙在於因人而異,傳法之人不知傳的是什麼法,受法者所受也由內心而定,各不相同。卻不知小友看到的是什麼?”
吳升也從觀想中睜眼,仔細回味著:“應該是一幅太極圖……”
“應該?”木道人抓住了關鍵。
“或者說,是個太極球。如果僅僅是一幅圖,晚輩便只能看到正面,或者是平面,永遠都是這幅圖。但前輩傳過來的,嗯,晚輩觀想到的,卻不僅止於正面,晚輩還能從側面去看,看到的也不是一條線,同樣是一幅太極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甚至轉動著看,都是太極圖,所以晚輩認為這是一個太極球。不知道晚輩有沒有說清楚?”
木道人琢磨少許,啞然失笑:“倒也有趣。”
“不過這個太極球有點問題。”吳升皺眉道:“它能看得……細緻而微。初看時,是幅圖,但仔細看上片刻,卻發現是些小顆粒……比如石子,嗯,說石子有點大,更像是沙子。”
吳升找了支筆,在地板上畫了起來:“前輩請看,中間的兩隻陰陽魚眼,都是一些小沙子組成,緊密湊在一起,看上去像兩隻眼。旁邊也有一些沙子,圍著兩隻魚眼旋轉,走八字……”
“這是八字?”
“啊……嗯,走交叉的兩個半圓,走左半圓時,與左邊的魚眼發生感應,或者隔空碰撞,產生白色電光;走到右半圓時,又好似所有光亮都被吸進了魚眼,變得深邃漆黑……”
“奇怪的是,組成兩隻魚眼的沙子,似乎也有不同,好像是兩種沙子,每一個角度看上去的太極球,沙子的數量也不同,有的多有的少,但都和組成魚眼的其中一種沙子數量相同。”
吳升說完後,望向木道人,期望得到解答,但木道人卻沒有回答,不是不願,而是不能:“小友觀想圖很別緻,老朽從未聽說過這種太極圖……只能小友自己探尋究竟。小友以為呢?”
吳升心裡倒是有個模糊的猜想,但終究還是沒說出口,一來他覺得有點離譜,沒這個自信,二來就算說了,恐怕木道人也理解不了他的想法。
不論觀想圖是什麼,接下來都要完成煉丹的步驟。煉製玄丹的時候,以觀想圖為引,將靈材中的靈力吸納入體,以自身為鼎爐,將採集來的十三味靈材煉製成青妙玄丹。青妙玄丹成時,將構築氣海之壁,這便是重塑氣海的過程。
煉丹的口訣並不複雜,木道人傳了吳升八句,又解說了一遍,傳功一事到此結束,剩下的就是吳升自己苦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