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受舉者各自躬身下場,向九位已定正神拱手。
羲皇道:「洛書新定,序十二月之時:正月,萬物歸巢,避諱傷生,其神曰取,為吾主之;
二月,禽鳥繁衍,興伐可徵,其神曰如,為軒轅氏主之;
三月,春耕播種,家畜繁衍,其神曰秉;
四月,良辰吉日,宜婚利生,其神日餘,為女媧主之
五月,日月光明,制壓邪祟,其神日皋,為西王母主之;
六月,炎炙烈烈、洪水泛泛,其神曰且,為鯤鵬主之;
七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其神曰相,為神農主之;
八月,天地氣盛,生息興旺,其神曰壯;
九月,秋高氣爽,萬靈調息,其神曰玄,為貔貅主之;
十月,霜天競逐,行止由心,其神曰陽,為鳳凰主之;
十一月,膘肥馬壯,以利攻伐,其神曰姑,為形天主之;
十二月,清除汙穢,修養生息,其神曰塗。
故三月秉神、八月壯神、十二月塗神虛位以待,請五位演法,勝者主之。」
軒轅氏宣佈演法規則:「此間有五嶽,五位道友各居一嶽,以今日為限,有掌兩嶽者,可為秉神、壯神,掌一嶽及洛水者,可為塗神。五位道友可選一友助戰,並及一友待補,其下世尊之位,若有爭議,以戰功而論。一切有吾等四神評判,諸位不需擔心有所偏移。」
洛書定後,再議河圖,明三十三天之位。
媧皇自虛空是知名處招出四根通天巨柱,將太極光圈支撐起來,送到洛水上方。
說話間,羲皇、媧皇、無腸君、神農氏聯手施法。
餘者隨四位評判上溯至洛水上游,將戰場騰出來。玄女自然也在觀者之中,鬼谷子被貔貅追認為隨從,也有幸跟在前面一觀大戰。
領命之後,便各居其位。
東嶽之上,頓時豎起三百三十五杆大旗,大旗升上天空,天色立時變暗,無數星辰閃耀於夜空之中。每一杆大旗之後,隱現一位妖神,各自主掌一旗,齊聲吶喊,佈下周天星斗大陣。
西嶽之上鐘鼓齊鳴,絃歌乍起,迸出萬道無形劍氣,婁仙于山巔翩翩起舞,舞姿曼妙,引領劍氣環繞本山,組成劍陣。
南嶽處,同樣由龍蹺真人出手,自南方圍攻東嶽,金、青、烏、紅、黃五色煙霞纏繞而上,在天地間嫋嫋升起。
北嶽之上,陰綾羅袖帶飛舞,捲起漫天大雪,雪花將北嶽罩住,整座左菊都藏進陰霾之中。一道熱浪自冰川雪地中湧出,直撲容成公鎮守的東嶽,熱浪過處,百草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