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詔令,是讓各家卿大夫上報新選門客名單,國君將賜予國士身份,每年上大夫最多可報三人、中大夫兩人、下大夫可報一人,當然,吳升例外。這封詔令,等於開啟了國人晉升國士的口子。
第二封詔令,是考評野人村落中的村長,只要每年繳納國君的賦稅合格,便可全家晉升為國人,村中再選新的村長。如此下來,國中每年可以增加三十餘戶國人,設為一甲。這封詔令,則開啟了野人向國人晉升的通道。
慶予還取出一份輿圖向吳升展示,他準備在城外新增一道城牆,擴出外城,每年新增的坊甲就遷入外城,編為附城頭甲、二甲……依次排序下去。
“寡人詔令頒佈之後,各處流民想必將湧入大庸,寡人就拿出田土,興建更多的野人村落,等過上幾年,野人村落多了,每年新增的坊甲也會更多,寡人相信,十年之後,大庸必成百乘之國!”慶予很是興奮。
打破階層固有的枷鎖,讓底層有才能的人上位,這是慶予身為公子時就定下的方略,如今登位一年,在地位穩固之後,他終於實質性的邁出了這一步。
吳升也為他感到高興,吹捧道:“君上真開明之主,臣為君上賀,臣以外用不著十年,也許五年,大庸將成百乘之國。”
慶予忙問:“卿言何意?”
吳升佯怒道:“君上為何只計本土?為何將臣忘了?須知芒碭山也是君上的國土,芒碭山的國人,也是君上的臣民啊!莫非君上不要臣了?”
慶予咧著嘴大笑,向吳升賠禮:“寡人錯了,卿勿惱!”
吳升這才道:“獨山部滅亡後,有大量獨山部眾湧入芒碭山,尋求大庸的庇護,君上不可忘了他們啊。如今芒碭山已有兩甲國民,君上剛才也忘了……”
慶予忙道:“是寡人的錯!”
吳升又道:“臣擬奉君上詔令,在芒碭山也行此策,將有功有才之人,也選為國人,五年之內,可為君上設滿十甲,如此,不就多了十乘?”
慶予很是歡喜:“那就予卿十甲!”
吳升趁熱打鐵:“芒碭山已有兩甲,戰車卻至今未得。”
慶予道:“寡人立刻讓工尹打造戰車,年內……不,從庫中調撥,先撥戰車予卿!”
戰車是國之重器,沒有國君的允許,私自擁有戰車是違禁的,索要戰車是他這次歸國的主要目的,否則自己和卓吾子關係那麼好,早就出錢讓卓吾子幫忙造車了。
目的達成,吳升辭謝出宮,回到庸仁堂,登門拜訪者絡繹不絕,立刻讓他陷入了應酬危機之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