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溪垂下眸,隱藏在昏暗光線下的面上,神色格外鄭重:
“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無法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我在這裡也不會說什麼完全可以理解之類的大白話。
但不得不說,於梧導演他們這一期準備的素材真的非常好,尤其是這個日記本……”
她一邊說著,一邊從身上拿出了之前在外面找到的手電筒,和一直帶在身邊的日記本。
指尖輕輕按下手電筒上的開關,將日記本里的內容照的十分清晰,
時溪把日記對準了直播鏡頭,一頁一頁輕輕地翻過去,垂下眸來的時候,沉重的面色中又帶著幾分溫柔:
“大家可以先看看梅友仁日記的最前面,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陽光積極的孩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他說,他對新學校的嚮往,從校門外的那一株歪脖子小草帶來的驚喜開始……
很可愛的文字,能夠明顯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內心細膩而又豐富的男孩子。
他對每一束陽光,甚至是每一棵小草都充滿了愛心,
很難想象這樣熱愛生活的人,最後居然會陷入深度抑鬱,並且厭惡乃至憎恨這個世界。
我們沒有辦法真正說可以領會到他的內心感受,
但請大家都仔細想一想,在你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被人忽略的時候,有沒有被人無意間中傷,然後感覺十分委屈,但其他人卻好像還覺得無所謂的時候?
應該很難過吧。
但這樣的難過,卻每天都會被放大無數倍地出現在那些被校園暴力的孩子們的生活當中,
他們又會有多麼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