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討厭啊,嚇死我了。”
維吉尼亞眉目含情,扭捏著身子,還想要說什麼就被衛東一扯直接躺了下來了。
第二天衛東神清氣爽地進來辦公室,米曉舟送來茶和報紙,說道:“老闆,昨天恒生指數出來了,1986點,估計今天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下跌。”
“那就多掃貨,現在什麼價的股票都收。”
衛東拿起報紙心不在焉地說道。
炒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今年把這十多億資金花完就好了,想一想叮囑道:“把牛奶國際的股份多收一些。”
“牛奶國際?這家公司有什麼特殊的嗎?”米曉舟不知道這中間有什麼隱情,直接開口問道。
衛東道:“這不是我們研發的紙盒包裝已經完成了嘛,回頭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上市了,到時候我們買牛奶國際產的鮮奶生產奶製品。”
牛奶國際公司可以追朔到1886年,在香港置地成立之前3年,蘇格蘭籍醫生派翠克·曼森(派翠克·曼森是一名出色的西醫,在中國享有盛名,曾為李鴻章等大人物治病,他在香港創辦的“香港西醫書院”後來發展為香港大學,中華民國大總統孫中山正是這所醫學院培養的第一批畢業生中的一員與5名香港商人聯合建立香港第一家牛奶場,即牛奶公司。
成立之初,牛奶公司在薄扶林開闢牧場,飼養有80頭蘇格蘭純種奶牛,每日提取新鮮牛奶,向香港市民出售。隨著規模的擴大,牛奶公司的利潤與日俱增,成立30年時淨利潤突破10萬美元,成立60週年時達到驚人的150萬美元。然而,大股東派翠克·曼森去世之後,牛奶公司控制權幾度易手,最終被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周永泰家族控股。
周永泰家族當時已傳至第三代,現在周錫年是牛奶國際的大班,雖然控制權在周家手上,可週家持有的股權並不多,這也是家族企業的通病,大股東手上並沒有太多的股份。
米曉舟稍作回想就記起牛奶國際的資料來,問道:“我們不能直接和牛奶公司去談嗎?為什麼要先買股票?”
衛東道:“這你不懂了,牛奶公司雖然是周家的產業,可董事局裡幾乎都是洋行的人,置地,和記都是其中的股東,我這也只是順便收一些股票,買誰的都是買,回頭過了半年等紙盒包裝正式投產了,我作為公司股東去談,牛奶國際沒有拒絕的理由。”
周家已經傳了三代,周錫年的座駕是一輛車牌號為“3”的勞斯來斯,他也是少數幾個獲准在太平山山頂居住的“高等華人”,這些“特權”無比彰顯了他在香港的權勢和地位。
牛奶公司也是幾十年的老公司了,衛東現在社會上的地位都沒有周錫年高,要是看不起衛東這個後起之秀,到時候甩臉給衛東看,衛東多沒有面子?
米曉舟恍然道:“我明白了,這也是你要收購邵氏兄弟公司的原因?”
“是啊,別看我現在這麼有錢,不光洋人看不起我,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華人和我也有隔閡,很多事情不提也罷,你按我的吩咐去收購就好了。”
洋人故意散佈衛東是對面安排過來的,很多人和洋人走的很近,就天然地和衛東保持了距離。
衛東年輕氣盛,只顧自己埋頭賺錢,也很少去和他們打交道。
再過幾年可以回去了,衛東就會直接回京城去,來了幾年都開始想何雨水了,對自己幫助最大的還是何雨水,給了自己戶籍還有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
衛東又指示了多收購一些置地,和記,九龍倉,太古,國泰等洋行系的股票,這些洋行都是以後大漲的中堅力量。
衛東說著自己心儀的公司,讓米曉舟記錄,同時還在瀏覽報紙上的標題,遇到有興趣的就掃幾眼。
翻開下一份英文報紙,頭條上的新聞就讓衛東大敢興趣,日落國的羅羅公司竟然破產了!
衛東說道:“等一下,你去找市場部找一些羅羅公司的資料來,順便讓阮桃過來。”
米曉舟伸頭看了一眼,說道:“老闆,這羅羅公司不是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嘛,我們有沒有相關的業務。”
報紙上寫的,羅羅公司研製特有的三轉子rb211型發動機,由於三轉子技術較新,加上羅羅的複合材料風扇技術沒有過關,著急上馬的rb211發動機專案研製週期拖延過長,最終導致羅羅的財力無法支援,現在已經資不抵債了。
衛東笑道:“你或許不知道,勞斯來斯公司和本特利公司都是羅羅公司的一部分,我們要是能買到這兩家汽車公司就好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