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日月宏圖> 章二七 覺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二七 覺悟 (1 / 2)

酒館老闆揉了揉模糊的眼睛,敲了敲被酒精麻醉的腦袋,終於看清楚了那張熟悉的面容,竟然真的是餘彥,他踉踉蹌蹌的走了過去,試探性的問:“餘老.....,侯爺,您怎麼到了這地方來了?”

餘彥微微一笑,問:“巴尼爾,有安靜的地方嗎?”

巴尼爾一拍腦袋,罵了一聲自己笨蛋,眼前這位可是大明的侯爺,高高在上的人物,而且擔當海軍的副帥,執掌海軍二十萬將士的實權人物,卻站在自家酒館的後門,身邊只站了一個瘦削的年輕男人,自然是秘密前來的。

他前頭引路,帶著餘彥走進了酒館旁邊的小巷,從一個角門進了一棟二層小樓,小樓瀕臨河邊,極為安靜,收拾的也乾淨,還貼著大紅喜字,巴尼爾說道:“讓侯爺見效了,這是小的給不成器的小兒子收拾的婚房,下個月才用,讓侯爺進來坐一坐,那真是祖上積德了。”

“好了,巴尼爾,你從軍中退役後怎麼變的如此絮叨了,當年在黑鐵堡的礦洞裡,你可以少數幾個有膽子和老子掰腕子的人。”餘彥笑著說道。

巴尼爾的臉色瞬間通紅,寬厚的胸膛起起伏伏,顯然已經激動到難以自制了,巴尼爾雖然擁有一個蒙古名字,但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人,他的祖輩是從山西逃難到板升的漢人,入鄉隨俗取了蒙古名字,在秦王與土默特的戰鬥中被俘,扔進了礦洞做苦力,當初秦王遠征俄木布,因為軍力不足,以礦監餘彥為首,組建礦奴、死士為主的不死軍,巴尼爾就是第一破不死軍的戰士。

歷經多次戰鬥,巴尼爾從一介死囚逐漸成長為中層軍官,即便是損失了一條小腿,但是憑藉著對火炮的掌握,所以擔當炮隊主官,一直到天津一戰,不死軍幾乎全軍覆滅,倖存下來的巴尼爾才退役。

真正讓巴尼爾忘卻不了的是十幾年的崢嶸歲月,而是當年在礦洞裡的日子,巴尼爾可是少有的幾個敢和心狠手辣的餘彥對抗的犯人,兩個人算是不打不相識。

“礦洞裡的日子,我巴尼爾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呀。”巴尼爾眼眶一紅,說道。

餘彥笑了笑,拍了拍他厚實的肩膀說道:“當初那捱了五十鞭子都不皺眉的巴尼爾,到老了,竟然也會哭了,哈哈。”

“好了,侯爺,您找上門可不光是帶我回憶曾經的吧,有什麼事情便直接吩咐吧,巴尼爾雖然老了,但是一腔子血還沒有冷,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和那些老兄弟,死在天津那該死的河壩上!”巴尼爾神態嚴正的說道。

餘彥也不隱瞞,直接說道:“巴尼爾,這次我是接了秦王密令趕來的,漠南將要出現大亂,秦王命我重組不死軍團。”

巴尼爾臉色微變,餘彥問:“巴尼爾,你是否會像三十年前那樣,第一個報名?”

巴尼爾哈哈一笑,說道:“不,這次的巴尼爾可不是孤身一人了,不光是我,還是巴尼爾家四個兒子,兩個已經成年的孫子,都願意為秦王,為不死軍獻出生命。”

餘彥重重的點頭,說:“很好,巴尼爾,在變亂髮生之前,你便協助我先挑選一群可靠的人,一旦發生鉅變,我們的任務就是包圍五原這座塞外重鎮!”

京城,十王府街。

天色有些陰暗,已經下了三日的雨,早上起來的朱慈炯看了看晴朗的天空和地上的溼泥眉頭皺了起來,說實話,他不喜歡這種天氣,因為地面泥濘溼滑,馬匹有可能馬失前蹄,而枝葉上的雨露則會打溼衣袍,實在是無法打獵了。

然而嘈雜的聲音從東面傳來,讓定王府變的有些喧囂,朱慈炯的臉色更是難看了。

按道理來說,因為十王府街一帶都是當朝權貴、勳臣的居所,就連秦王府也在這裡,周邊是不允許有商業街存在的,甚至連走街串巷的小販也不會進來,這裡應該是京城少有的安寧之所才是,但規模最大的信王府,當今天子的潛邸早就改成了博物館和圖書館,又值休沐的日子,所以裡面聲音很嘈雜,不免影響到了只有一牆之隔的定王府。

實際上,這是當年定王成年時,天子特地為定王選的寓所,緊靠圖書館,方便讀書,而另一邊則是宗室之中少有的賢達,唐王府,但本不愛讀書的朱慈炯卻對這類安排視為懲罰。

這個時候,侍者走了上來,見定王意興闌珊,笑著說道:“王爺,不如去妙應寺進香吧,王爺可是好久沒有去那裡祈福了。”

朱慈炯臉上閃過一絲玩味的笑容,想起了妙應寺姑子那俏麗文雅的風情,不禁有些垂涎起來,朱慈炯很清楚,雖然這些年商貿大興,京城的各類旅社、客棧很多,但是真正的有錢人還是不會選擇去那等嘈雜之處,他們要麼在郊外購買別院,要麼索性住在寺廟之中,而寺廟為了香火錢,也是廣開門庭,當然,權貴們的享受可不止靜謐和美食,當這些有錢香客提出美色要求的時候,有些寺廟則抓住了機會,妙應寺便是其中翹楚,這個興起於前朝的藏傳佛教寺廟,本身就對娛神之事頗為在行。後來秦王在邊牆之內禁絕佛道之外的宗教,妙應寺閒置下來,變成了尼姑庵。

近些年,妙應寺中多了些姑子,好自修飾,冶遊進香者爭相趨之,白日進香欺負,夜晚‘開葷’入榻,妙齡姑子陪酒入侍,很是輕狂,而朱慈炯更是其中常客。

“這幾日便罷了,番子們看本王看的嚴。”朱慈炯忽然臉色冷下來,說道。

前段時日,朱慈炯利用平日來往的一些文人和寫手,在報紙上公開讓秦王還政天子,惹起了這般軒然大波,雖然沒有留下直接證據,而身為皇子,秦王也不敢隨意處置,但朱慈炯還是有些束手束腳,這段時日也老實了許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若非旁邊圖書館的讀書討論之聲惹的厭煩,朱慈炯此時還在睡大覺呢。

那侍者低聲說道:“王爺還是出去散散心的好,今天一早,寺中的老姑子傳來話,說是來了幾個東瀛的姑子,最是清麗。”

侍者斗膽說這話,是因為收了那老姑子的好處,卻不知道,這話是妙應寺姑子和朱慈炯約定的暗號,朱慈炯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辣,說道:“既然如此,便準備車馬吧,本王去妙應寺進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