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日月宏圖> 章一零五 達成協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一零五 達成協議 (1 / 2)

“大膽!”孫傳庭終於坐不住了,高聲怒斥出聲。

郝世乾沒有接話,靜靜的等待著,孫傳庭雖然怒不可遏,但也知道,這法子可是切中要害,能把秦軍那些實權將軍和關中官紳捏合在一起的只有自己了,若是自己死了,西北自然大亂,所謂秦軍也就不存在了。

“督師大人,說到這裡下官還要提醒您一句,有這個想法的可是不光出身北府的官員,那些人秦王還能彈壓的住,可是秦晉的商賈秦王可是管不住的,商賈見利忘義,自古已然,所謂忠義,在他們眼中一文不值。”郝世乾微笑提醒道。

孫傳庭自然明白其中道理,秦軍雄踞河西走廊,便是堵住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商道,在那些通番邊商眼裡,這比佔據關中的闖逆還要可恨,沒有關中,他們可以走延綏,但是斷了河西走廊,除了走荒漠就是去漠北轉道,那成本可就高了去了。

“下官也是說了,秦王感念督師大人忠義,自然不會做這腌臢之事,但卻也不會放任秦軍,等闖逆被逐出了關中,秦軍僅剩的價值也不復存在,那個時候,督師大人與秦王之間的君子協議估計也就到頭了。”

孫傳庭抬頭看了郝世乾一眼,知道這便是朝廷的第二個法子,卻也是他更難承受的。

秦軍敗而不散,仍舊割據一方,除了他孫傳庭運籌帷幄,靠的便是從福王那裡坑來的幾百萬兩銀子,不缺軍餉才能穩住軍隊,繼而擴軍,但是軍隊需要的可不只是餉銀,更需要大宗的物資,僅僅是糧食就是一個大難題。

在孫傳庭治下,真正的產量區只有西套的寧夏,但是這麼多年,西套早已納入了北府的經濟體系,為北府的紡織、菸草兩大行業提供棉花、菸葉等經濟作物,河西走廊也受到影響,這些煙田、棉田的主人要麼是當地邊鎮的將佐、官員,要麼是秦軍的將領,別的不說,寧夏最大的田主便是卻圖汗,種植菸草和棉花可是比糧食收益高的多,孫傳庭也不敢妄動這種格局。

西北貧困之地,本就缺糧,一下子湧入大量關中來的軍隊、官員,多了幾十萬吃飯的嘴,物資更是缺乏,秦軍剛撤到固原的時候,固原城中糧食曾高達十兩一石,這個價格超過了當年流賊肆虐的時代了。

孫傳庭雖然多方籌措,卻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然有四百萬鉅款,面對高漲的物價也是難以養活數萬軍隊和更多的官僚機構,幸而河套地區的出產的糧食、畜牧產品輸入,平抑了物價,而這正是孫傳庭與孫伯綸之間的默契,北府協助孫傳庭穩固西北局面,孫傳庭則不在南京與朝廷選邊站,更要對闖逆保持高壓態勢,分薄闖逆實力。

然而這類君子協議是建立在北府兵力不足,難以迅速控制北方的前提下,如今北府大舉南征,蕩平闖逆已經是時間問題,莫要說闖逆被平,僅僅是北府軍團進駐關中,秦軍的價值就下降到無需考慮的機會。

孫伯綸只需要什麼都不做,那麼孫傳庭手中的糧餉就會在兩年內消耗殆盡,如果有針對的進行封鎖打壓,甚至只需要一年,那個時候秦軍自然分崩離析,北府不需要動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徹底解決西北亂局,將河西、寧夏等地重歸王化。

孫傳庭明白了這一點,難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孫傳庭一時意識到,西北這百萬百姓,數萬官兵的命運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書房裡沉默了許久,只有郝世乾那時不時敲打桌面的聲音,他端起茶杯,卻發現裡面已經空空如也,無奈只能繼續等待。

孫傳庭用盡了畢生的所學去謀劃此事,他發現即便自己全力維持,西北之局面又能維持幾年呢,就算沒有像郝世乾暗示的那樣快速崩潰,但自己又能活幾年呢,這麼些年剿賊、練兵已經消耗光了他精力,僅僅四十七歲的孫傳庭已經有了半白的頭髮。

“郝大人,如果本官奉召討賊,不知秦王如何安置秦軍?”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孫傳庭聲音已經沙啞了,他未曾想過會有這麼一天。

當初他從中原退兵回西北,便是認定了孫伯綸進入大明之後必將會被大明腐朽的體制和爛到骨髓的現狀所吞噬,馬上能打天下,卻無法治天下,孫伯綸終究還是要退回草原,到時秦軍便是維護大明正統的中間力量,然而,一切都已經幻滅,一年多來,直隸、山西、山東三省已經全部為北府所屬,與民生息,雖然時不時傳來縉紳遭戮,官員被誅的訊息,但卻無民變、流賊等亂象。

雖然從小讀聖賢書,但孫傳庭並不是迂腐的衛道士,他知道所謂皇明正統不過是噱頭罷了,天下之主便是民心所向,誰能給百姓安定的生活,誰能給百姓一口飯吃,就會民心所向,改朝換代不過等閒。

郝世乾蓋上茶杯,問:“聽督師大人的意思,是願意和秦王談一談了?”

孫傳庭嘆息一聲:“孫某雖得天子重託,受大明國恩,終究還是替天牧守,若不為西北數百萬百姓考慮,安能戴天履地?”

郝世乾呵呵一笑,擺正了姿態說:“既如此,那下官便把朝廷的條件說一說。”

“適逢南征,秦軍自然是要與王師一道,南下剿滅闖逆、獻賊,他日二賊平定,秦軍要按照新軍的標準進行改編,軍中將領若願繼續從軍,自然恩養重用,絕對不敢怠慢,若願意解甲歸田,朝廷自會封賞,督師大人於國大功,自當入閣拜相。”郝世乾認真的說道。

孫傳庭聽著,與他預料的差不多,但也知道,北府與秦軍之間有兩個越不過去的坎兒,如今既然談了,他自然也要問出來:“郝大人,陝西縉紳如何對待,卻圖汗如何安置呢?”

“內閣諸位閣老已經和秦王為縉紳商議了一條出路,今年開科,各地士子也未曾因為家族受到影響,已經是天恩浩蕩了,督師大人莫不是想借著這件事,為陝西的縉紳謀取一點特殊待遇?”郝世乾笑問道。

孫傳庭連連搖頭,說:“那倒不是,只是陝西諸位縉紳這幾年與北府嫌隙頗深。”

郝世乾哈哈一笑,自然是知道當初孫伯綸在陝北的時候與關中縉紳官僚那些齷齪事,孫傳庭主政陝西的時候,這些縉紳還攛掇孫傳庭對付孫伯綸,這個時候提起來,是孫傳庭擔心那個關中縉紳被北府針對。

“秦王心懷天下,些許小事自然不會放在心上,只是督師大人,常言道,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有人若是找死,也怪不得秦王興雷霆之怒。”郝世乾倒也不會把話說滿。

“那卻圖汗呢?”孫傳庭又問道。

郝世乾道:“卻圖汗背棄林丹汗,曾降東虜,如今更是三姓奴才,定然是饒不得的,秦王考慮其曾經剿賊有功,只誅其一人,其親屬、部將俱不侵擾。”

孫傳庭眉頭皺起來了,要說起來,卻圖汗的罪過是對蒙古人犯的,跟國朝何干,其在中原剿賊是出了大力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