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終於開始賑災了,皇上準備把陝西、山西和河南三地所有藩王的土地全部分給災民耕種!
西北災民聞訊,無不歡欣鼓舞。
他們也知道這些地皇上是不可能白送他們的。
農部貼出的告示裡也說了,這些地都得算錢,他們還得一年還一點,慢慢把這錢還上。
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有了地就有了希望,只要有了地就不用餓肚子了啊。
至於還錢,以後勒緊點褲腰帶過,總能還清的。
這勒緊褲腰帶和餓得前胸貼後背可是兩碼事,他們也沒多大奢求,災年能不餓肚子就算是謝天謝地了。
其實,山西和河南的災情並不嚴重,這兩省的老百姓之所以過不下去了,主要還是因為土地兼併太嚴重了。
這兩省的藩王是整個大明最多的,土地兼併也是整個大明最為嚴重的,藩王把六七成的土地都兼併了,剩下三四成還有最少兩成是屯衛的屯田,上千萬老百姓手裡就一兩成的土地,這日子怎麼過?
所以,以前只要稍微遭點災,這兩省的老百姓就得餓肚子。
現在好了,南居益把藩王兼併的土地全分給兩省的老百姓,每家每戶最少也有了十多畝地,再加上徐驥推廣的紅薯和土豆,這兩省的老百姓是不會再餓肚子了。
也就是說,只要把地一分,再把紅薯和土豆推廣開來,山西和河南的受災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剩下的就一個陝西了。
陝西的確有點麻煩,因為這裡受災太嚴重了,連年大旱下來,大部分田地都旱得裂開了,所謂赤地千里莫過於此。
這種赤地可光不是缺水的問題,肥力也基本流失完了,想要恢復原來的產量,那肯定不是幾年內能解決的問題。
南居益和徐驥、文震孟等一眾官員走在渭河邊的旱地上,看著赤黃而又幹裂的土地,忍不住悠悠長嘆一聲。
這地,能養活原來這麼些老百姓嗎?
他想了想,隨即問道:“千里,你覺得這種地把紅薯和土豆種下去能有多少收成?”
徐驥聞言,連忙蹲下身來撿起一塊乾裂了的黃土捏開看了看。
這裡的土質根本沒法和遼東的黑土地相比啊!
這黃土地本就肥力不足,再加上連年乾旱,僅有的肥力都流失的差不多了,紅薯和土豆栽下去,產量肯定低得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