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好像真的想和談。
至少燕昆看到的景象是這樣的。
他們剛派出談判代表坐著小漁船上前,明軍便派出了一艘樓船炮艦和十來艘戰船迎了上來。
緊接著,他便看到範迪門和幾個明商上了樓船炮艦。
沒過多久,明軍又派出戰船去通知兩側正在開炮轟擊的鐵甲戰艦。
很快,鐵甲戰艦便停止了轟擊。
緊接著,兩側又出現一堆小戰船上前與鐵甲戰艦交接。
沒過多久,那些恐怖的鐵甲戰艦便緩緩向後退去。
看樣子明軍是不準備硬攻巴達維亞了。
或許,他們是看到兩座稜堡和兩座城池的恐怖防禦力,有點膽怯了,不想付出慘重的代價來攻打。
至少,他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
好吧,有時候你親眼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這會兒的燕昆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因為他看這些的時候帶著太多的主觀意識了。
他是希望明軍能接受和談,所以,他下意識就往和談方向想,他看到什麼都會下意識往和談方向想!
而泰昌也希望他麻痺大意,往和談方向想。
兩邊一配合,他看到的景象自然就是明軍也想和談。
其實,背後還有很多他看不到的東西。
比如,兩邊那四百艘狼牙戰船靠上二十艘神盾艦的時候,在他看不到的另一面,神盾艦上的水師將士正飛快的把雲梯往狼牙戰船上遞。
而神盾艦離開之後,那四百艘狼牙戰船已經開始調整陣型,準備衝鋒了。
他正舉著望遠鏡注視著逐漸遠去的神盾艦呢,那些狼牙戰船突然間發動,飛速向稜堡兩側衝了過來!
明軍這是想搞偷襲!
他就算是再蠢,也能看出來不對勁了。
幾百艘狼牙戰船蜂擁而上,如同狼群般撲上來,不是想偷襲是想幹什麼?
可惜,他看出來也沒用了,因為狼牙戰船的速度太快了,而且,他們走的又是岸防炮的死角。
這會兒,就算他命人馬上調整岸防炮的方向也來不及了。
五里左右的距離,狼牙戰船全速行駛也就是幾分鐘時間,而他們調整岸防炮的方向最少也要十分鐘左右。
也就是說,等他們把炮口調整過來,人家都已經衝到稜堡下面了,火炮根本就轟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