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雖然不知道歷史上奢安之亂鬧的有多厲害,但是,聽完秦良玉的描述他也能大致判斷出這場叛亂的嚴重程度。
要知道人家奢崇明兄妹手底下二十萬大軍都不止,如果不趕緊去平叛,整個西南恐怕都會被他們佔領!
到時候大明會亂成什麼樣子,簡直無法想象。
問題這會兒大明除了在遼東有二十餘萬大軍,其他地方還抽不出這麼多的兵力來。
沒辦法,泰昌只能讓孫承宗暫時轉攻為守,抽調禁衛和親軍還有白桿兵前去西北平叛。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感嘆,建奴真的有如神助!
歷史上也是如此,每當建奴戰局不利,大明內部就會出事。
然後建奴就會藉機休養生息,不斷發展壯大。
而大明則會因為內憂外患,不斷衰弱,不斷衰弱,直至滅亡!
奢崇明這時機把握的,簡直太恰當了,恰當的就好像是在有意幫助建奴一樣。
你,他嗎的!
如果可以的話,泰昌甚至都想再次御駕親征,親自率軍去平叛。
奈何,遼東距離四川實在是太遠了,從大遼河到重慶足有四千餘里,這一路就算是催軍疾行那也得一個多月啊!
而讓步卒連續狂奔一個多月那是不可能的,人的體力是有限的,不管不顧催兵急行那是會出人命的,步卒連續狂奔十來天估計就要跑死了。
所以,再急都不能讓步卒活活跑死,這麼遠的路程,步卒只能以正常的行軍速度慢慢走過去。
也就是說,這一路最少也得花上三個月時間,一來一回那就是半年多了,如果再加上平叛的時間,恐怕一年都不止。
他可是皇帝,而且這會兒朝堂之上的閹黨和東林鬥得正凶,如果他離開京城一年多時間,那整個大明還不亂套了啊!
沒辦法,他不能去,他只能先率禁衛和親軍還有白桿兵先回京城再說。
第二天一早,他便率大軍出發了,原本,他是不準備催軍急行的,因為急也無用,步卒體力有限,急行軍最多堅持個四五天,再跑那就真要跑死人了,幾千裡的距離,步卒是不可能一路跑過去的。
但是,第二天傍晚,他才剛命大軍在雙臺子河畔紮下大營,正準備休息呢,西邊又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他心裡不由咯噔一下,麻煩了,估計又出大事了!
果然,不一會兒,一個背插令旗的驛卒便疾步走進來,單膝跪地,雙手捧著個信封,氣喘吁吁的道:“報,皇上,京城八百里加急傳訊。”
他接過信封,撕開一看,臉都綠了。
這次內閣和兵部貌似都不敢給他寫奏摺了,東林和閹黨估計都嚇傻了,不知道怎麼辦了。
這幫傢伙直接就將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朱燮元的八百里加急奏報轉呈過來了。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朱燮元奏報:
奢崇明叛軍已然攻破合江和瀘州,正大舉向成都進發,富順和隆昌縣城都已經被叛軍包圍了,而這兩座縣城裡根本就沒有守軍,形勢萬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