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意欲革新科舉制度,選取或者說造就更多像畢懋康、王徵、宋應星等人一樣的人才,以促進大明發展。
這設立學院把有功名的讀書人集中起來教導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才是重點。
他微微掃視了一圈,隨即鄭重道:“禮部設立的學院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光學文的,就叫文科學院,一種是文理兼修的,就叫文理學院。也就是說,讀書人考取秀才功名之後有兩種選擇,要麼進入文科學院學習,要麼進入文理學院學習,如果不進學院學習,那就不用參加科舉考試了。”
文理兼修?
這又是個從未出現過的新名詞!
鄒維璉忍不住問道:“皇上,這文理兼修是什麼意思?”
泰昌不假思索道:“所謂文理兼修就是既學文又學理,而所謂文就是《四書五經》和《孫子兵法》等典籍,所謂理就是孟侯和良甫他們鑽研的技術,還有算術、農學、經商之理等也可以算進去。”
啊!
眾臣聞言,再次目瞪口呆。
這麼搞,讀書人能接受嗎?
算術、農學這些也就罷了,讀書人或許還能接受。
畢懋康和王徵他們鑽研的東西說的好聽點叫技術,說的不好聽點那就是“奇yin技巧”啊!
還有什麼經商之理,讀書人向來都是嗤之以鼻啊!
皇上竟然專門開設學院讓人學這些!
這已經不是改規矩的問題了,這簡直是要顛覆讀書人千餘年來的認知啊!
這還不算什麼呢!
泰昌緊接著又繼續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以後鄉試、會試和殿試也要分文理科,我們直接分文理科取士,金榜也分文理榜。”
這!
眾臣聞言,無不呆若木雞。
皇上的想法怎麼總是如此的瘋狂,如此的驚俗駭世呢?
你們這什麼表情?
泰昌微微掃視了一圈,隨即問道:“怎麼,有問題嗎?”
這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不問題了。
這簡直是讓人無法想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