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工人一聽,這才慌了,忙說自己不走了。
瑩姐兒並不想縱容他,因為這工人在客棧裡已經把心養野了。
之前紅姨就調查過這工人,說他收了另外一家客棧老闆的錢,本來就要跳槽的。
可能他覺得既然有人要挖他牆角,肯定是他厲害,所以才有底氣來跟瑩姐兒討價還價。
瑩姐兒知道後,自然不可能留他。
她們家客棧自從生意好了之後,就開始有人模仿他們。
不過模仿也模仿不出精髓,畢竟一個外送的客棧在時下還是需要很多經驗跟見地才能長久不衰。
要是學到皮毛卻學不到精髓,也開不長久。
光是記住客人一家的喜好跟口味就不得了了,更別說節假日裡,幾十家客人一起過來點,口味菜色地址全部都不一樣,一點都不能出錯可不是那麼容易能辦到的。
那種富貴人家,喜好大多不同,一桌子人吃飯,有的不吃蔥花,有的不吃香菜,還有的不吃醋。像那種山寨客棧壓根不能做的那麼精細,經常被人罵也是有的。
出錯一次人家自然不可能再來叫。
加上食物好不好吃才是最關鍵的,不好吃人家嘗一次基本不會來第二次。
所以開外送的客棧並不多。
只有隔壁街那一家開的還算可以,便開始飄了,都敢來瑩姐兒這裡搶人了。
瑩姐兒倒是沒在乎這個,對方要是能把她的所有員工都挖過去,那是她管理失敗。
好在牆頭草的工人只有個人一兩個,清除了就好了。
剩下那些重心員工基本都不會走。
店裡那些重要事項的員工基本都是經過重重篩選的,祖上三代都查的清清楚楚。
那些人忠實度高,又基本受恩於伍氏,輕易不會走。
加上她們的孩子都在瑩姐兒買的院子裡住著,也都上著學,自然不會走。
有梁晉的名聲在,還有瑩姐兒客棧的收入在,聰明人只會想辦法讓自己紮根在這裡,讓子孫後代都能受到這裡的福廕,怎麼可能會走。
也就那些個拎不清,才來小半年就覺得自己牛了,覺得客棧離不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