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肖恩這番表態是在新版《晚報》發行之前說的,那麼諾頓可能會對自己這位老闆的精神狀況打上問號——
他在《費城先鋒報》的時候,讓日銷量從一萬漲到三萬,大約用了半年時間。
這樣的速度,在行業內也已經算神速了。
而此刻狄金森先生提出的要求是,一週內衝到三萬份。
怎麼看都是個瘋狂的目標。
不過,正是由於諾頓此刻面對的是肖恩·狄金森,所以他才沒有直接指出這個計劃是不理性的,而是繼續跟這位年輕的報社總裁聊了下去——
在這位總編眼中,眼前的年輕人絕對有潛力成為報業的“梟雄”。
而梟雄說話做事,跟普通人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
要理解和接納他的“瘋狂”,他的“不正常”。
“那麼,您的計劃是什麼呢?”諾頓誠心問道。
肖恩吸了口氣,然後言辭如同尼亞加拉水電站下游的流水般傾瀉而出。
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冷靜的諾頓,眉頭越皺越緊。
而他皺緊眉頭,並不是覺得肖恩的計劃越聽越荒謬……
恰恰相反, 他越聽,越覺得一切可行。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表情,是因為他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受。
彷彿這場對話就如同狄金森先生的言辭一般,有一種創造奇蹟的魔力……
·
為《燈塔晚報》的日銷量下猛藥的計劃,包括了幾個不同的環節。
其中的核心有三,一是內容質量本身的提升。
第二是掀起一波圍繞晚報口號的廣告攻勢。
則是以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創造出更多的、訂閱晚報的理由。
這其中,第一項需要諾頓率領整個編輯部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