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兩千份。
第二天肖恩趕到辦公室,得知第一期的銷量是一萬兩千份。
不過,肖恩和總編諾頓並沒有因為這個數字而過於興奮。
因為“改版爭議”給予的關注度是一時的,肖恩已經預料到,前幾天的銷量肯定會有很大的泡沫。
讓肖恩更感到好奇的,是他那封信可能會造成的反應。
畢竟,他那言辭激昂的回覆,矛頭直指向了那幾個圍攻他的主筆,對方會消停下來才怪了……
因此,他讓約翰購買了新約各家主流的報紙,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讀了起來。
剛翻開《太陽報》他就笑了。
史蒂夫·瑞恩看來確實找到了新工作。
不過並不是新版面的編輯,而是搖身一變,變成了一位評論家。
瑞恩用刻意的客觀語調,冷靜地敘述了《燈塔晚報》的“蹩腳的改革”,並稱之為一次“典型的失敗轉型”……
同樣很久沒有親自動筆的瑞恩,這次不吝於自己的筆墨,深入地分析了晚報的“愚蠢”之處:他說狄金森先生想走新精英路線,想要討好原本不屬於晚報的那些讀者,卻又自相矛盾地自降身份,變成了“便士報”。
這充分地說明了狄金森先生是個“自相矛盾”的人,就像他在報社時表現出來的一樣——
在這段敘述中,瑞恩暗示肖恩是個易怒、善變、矛盾、貪婪、愚蠢的人。
而被評價的本人,此刻卻臉帶笑意地讀完了這篇明顯不客觀的評論。
微笑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肖恩樂於被人潑髒水,而是他知道這場“口水戰”還沒有消停。
他的對手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場口水戰正是對新版晚報的絕妙宣傳——
看熱鬧的人們當然想知道狄金森先生接下來會怎麼回覆的,那麼他們只能繼續購買《燈塔晚報》了。
而購買之後,他們很可能會閱讀其中的內容,如此以來……
他慶幸於自己在第一期上進行了回覆,也慶幸於守舊派對他的仇恨如此之深刻澎湃,正是因為如此,聚光燈還繼續照耀著他。
不過,他在今天的報紙上卻嗅到了一些不同的東西。
在純粹的批評之外的,不同的東西。
肖恩眯了眯眼睛,手指將報紙下半截一夾,湊近了開始仔細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