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感不佳的外貌並沒有對諾頓的就職造成阻礙——幾乎所有編輯和記者都聽說過《費城先鋒報》“醜獅”的鼎鼎大名,包括記者組長文森特在內,沒有任何人敢質疑這位老紳士的能力和資歷。
於是,肖恩也終於可以徹底投入到改版工作當中。
晚報的新名稱和標語這些細節,基本上都已經心中有數,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心思了,
現在,編輯部要攻克的難點,主要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稿件的質量。
現在編輯部下轄六名記者,都是史蒂夫·瑞恩親手帶出來的。
瑞恩是眾多總編中,“煽情派”和“緋聞派”的代表。
他主編的報紙,在肖恩等進步人士看來,就是一張臭氣熏天的髒紙。
而肖恩現在所擁有的的記者……
就是這“髒紙”的創造者們。
想讓這些記者撰寫的稿件一下具有“合乎時代”的氣質, 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他們就像是做慣了萊昂鄉間菜餚的廚師,忽然要他們烹飪出高盧大餐的專業和精緻……
雖然並非做不到,但確實要下一番苦工。
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其他方法,只能“磨”。
而這個“磨”字,就苦了肖恩和理查德兩人。
業內應該少有報紙是這樣做的:為了六天後一期的稿件,社長和總編兩人親自過目每一篇由記者撰寫、編輯過稿的報道。
然後,再在一天結束的時候,集中開一個會,將當天稿件的問題一個一個指出來,併發回讓記者們根據非常具體的意見進行修改。
這樣的工作量讓肖恩都感覺有些疲勞。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肖恩發現了另一個“寶藏”。
那就是當初備受老總編欺壓,年輕的約翰·傑克遜先生。
由於擔心新版第一期會出現稿件不足的問題,肖恩讓原本擔任社長辦公室經理的約翰也開始兼職記者。
這位哥大新聞系畢業的高材生,他的稿件完全符合肖恩兩人的要求,甚至還創造出了一篇範文……
這個磨合和改變的過程,對於肖恩和諾頓來說當然是痛苦,但更痛苦的,是那幾個記者。
將自覺非常滿意、曾經能順利過稿沒二話的報道呈上去之後……
換來的卻是一遍又一遍的修改。
不經歷過這些的人,不知道這種感覺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