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的繁華,在這個時期,相對於天下來說,實在罕見。
這裡,是黃巾之亂時,唯一沒有被攻破的冀州重鎮。
乃至於此時,已經集中了整個北地的世家大族,文人學子來這裡定居。
這進一步促進了鄴城的繁華。
大街上,店鋪林立,百姓熙熙攘攘。做生意的車隊,車水馬龍。
可以說,現在的鄴城,已經是整個北地,最大的經濟貿易中心。
這時。
一群人從城南的一處集市大搖大擺走了出來。
一群壯士,簇擁著一位俊美的公子,還有一位年長的文士。
“二公子收購糧食的程序十分順利,主公一定會很高興的。”文士說道。
“這多虧了子遠先生出謀劃策。”那俊美的公子喜悅。
然而這位公子忽然面露不悅,“只不過,那甄家還不肯賣糧。要知道,甄家乃是首屈一指的商賈。若是收購了他家的糧食,可比十幾家之多。”
文士冷哼一聲,“二公子,我看那甄家家主甄逸,老奸巨猾,他這是待價而沽,想要趁機囤積居奇,賣上更高的價格。”
原來這公子是袁紹的二兒子袁熙,還有麾下謀士許攸。
他們來鄴城收購糧草日久,收購了大批的糧食,還在繼續收購。並且,還在等著秋糧豐收後繼續收購。
如今袁紹已經在幷州擊敗了董卓餘部徐榮,幷州雖然地盤很大,但土地就較為貧瘠了。袁紹便派他們來鄴城收糧,收購越多的糧食越好。
有了這些糧食,袁紹就能夠安撫百姓,招兵買馬,又能儲備軍糧。
許攸笑道:“公子不必擔心,眼瞅著冀東就是一場大豐收,有甄逸老匹夫掉淚的時候。”
“話雖這麼說,但甄家一直囤貨下去,我們所能收購到的糧食必將大打折扣。”袁熙不無擔憂道。
這話也有道理,甄家作為冀州第一商賈,良田萬頃,佃戶過萬。掌握的糧食,在冀州大族中比重極大。
若能夠很順利的收購甄家手中的糧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因此,袁熙準備繼續攻堅甄家的糧食。
“聽說甄逸極好美食,來日就在漳河樓設宴,與他親近親近。”袁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