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週時間,當席嬈重新回到公司,才發現現在的網際網路風口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抖樂在首測取得的巨大成功,這時候已經在使用者量上番了兩番,達到了一億四千萬,而這個數目已經是理想中的“青少年”值位。
在當今時下,有一個專案開啟了一塊全新的蛋糕,那其他的等餐人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準備好刀叉等在餐桌旁等著在蛋糕上切下一塊屬於自己的蛋糕。
抖樂開啟的短影片區塊的蛋糕肯定也不會成為特例,而且抖樂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向各位等餐人展現了這塊蛋糕之大小和可口程度,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就餐人沒有足夠資本在蛋糕上咬上一塊,也要爬上桌去問問這塊蛋糕的香味。
所以,這一週時間內,發展的不僅僅是抖樂,還有一大批各個資本手裡抓著的餐具。
此時的市場,開啟軟體市場,以短影片為搜尋關鍵詞,居然能搜尋出來一百多個軟體,其中抖樂位居第一位,第二位的名字叫做快刷,第三位則是一位老朋友的入場打造的微頻。
席嬈坐在辦公室認真的分析著手下送來的檔案報告,檔案有將目前所有的短影片軟體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分析,包括他們的運營情況,使用者群體,影片內容,背後資本等等一系列資料。
其實,這上百個短影片軟體,絕大多數都是粗製濫造的小軟體,甚至是打著短影片軟體的名號,幹著發打擦邊球影片吸引眼球和使用者來引流到小網站的爛事。而真正想進入短影片市場的軟體只佔到了一半左右。
一百的一半,也有了四五十多,看似一個不多的資料,但是迎著這個風口,每一個有著非同小可的潛力,就像方遠一直對席嬈強調的,千萬別小看任何一個對手,站在風口上的豬也能飛向天空。
也是有著方遠的提醒,所以席嬈針對這些報告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做了一份個人的分析,最終將目光暫時放在了現在最具有競爭力的兩個對手身上。
其一就是快刷,他與抖樂不同,有自己的創新點,作為一個全新的軟體,它是將短影片以豎列方向進行排列,讓使用者可以先觀察到影片的主題,然後根據自己的喜歡點進短影片進行觀看,接著抖樂的宣傳熱度,它打出的主題是“分享生活中的有趣瞬間”。
在比抖樂晚上線五天的情況下,到目前也拿下了七千萬的使用者量,所展現的潛力和實力已經和抖樂達到同一高度了。
而另一位就是由老朋友企鵝打造的微頻,它則是和抖樂差不多的製作理念,以上下重新整理影片為媒介,進行短影片的重新整理,而它為什麼能和抖樂在同一理念下一爭高下呢?與它背後資本企鵝的強大布局脫不開干係。
抖樂是作為一個獨立的APP存在,就算擁有頭條新聞作為同伴,但是它依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微頻則不一樣,它雖然也擁有獨立的APP,下載量卻不高,使用者量卻非常高,原因就是它是以企鵝的社交軟體,QQ和微信作為主體,它作為社交平臺的小軟體寄生在社交平臺中,讓使用社交平臺的使用者在社交之餘還可以利用短暫的時間刷短影片。
毫無疑問,它的這一想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證明了可行性。
於此同時,短影片的崛起,事事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微博上也迅速更新了一個問題:怎麼看待短影片的崛起?是快樂娛樂還是精神毒品?
“在忙呢?”
正當席嬈在網上搜尋關於短影片的資料時,突然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把她嚇了一跳。
“你嚇死我了,怎麼跑我這來了?跟蘇子萱一個星期沒見面,你不去找她?”
席嬈緩了一下心神,看著那個聲音的主人嗔怒的說到。
這女人,咋又生氣了?找她也不是,不找她也不是,真是個麻煩的生物欸。方遠心裡嘀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