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在星光中覺醒> 番外 易浩彥的生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 易浩彥的生日 (1 / 3)

PS:今天生RB來想休息一天,可是忘了提前請假(其實如果不是家人提醒,我連自己的生日都忘了。),所以還是寫個番外吧,隨便寫寫,大家也隨便看看。

易浩彥不怎麼過生日。

不是不喜歡,也不是討厭,更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理由。

就是不怎麼在意這種所謂的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他覺得沒什麼特別。

不只是覺得自己的生日沒什麼特別,而是覺得所有的節日都沒什麼特別。

人們總是會用一些特別的理由給生活賦予一些特別的意義,然後用這種人為賦予的意義讓自己開心起來。

在男孩看來,這有點自欺欺人。

當然,這不影響他為別人慶祝生日和節日。

易浩彥是個很分的清的人。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

自己覺得沒意義,不代表其他人也那麼想。沒必要用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那不是什麼好習慣。

意義。

這是個很主觀的東西。

自從抑鬱症再次復發以來,除了情況很嚴重,他完全無法思考的那段重度抑鬱的時間。

只要情況允許,男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活著?

他找不到答案。

從醫院出院以後,恢復了一定思維能力的易浩彥重新開始了每週的心理諮詢。

金教授也一直告訴他,生命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是一種主觀的東西。

可是易浩彥一直感受不到這種所謂的意義。

或者說,他的感受能力被封閉了。一直以來,男孩主要是透過理智的分析在面對這個世界,而不是自己的感受。

他從來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得益於強大的理性和邏輯,他的超我異乎尋常的強大和堅固,所以男孩擁有極高的道德水平和自我要求,同樣也是因為超我過於強大,他的自我和本我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制。

這種情況下,男孩的行為會看起來很刻板,他的內生動力不是“我想這麼做”而是“這種情況下,我應該這麼做”。

這種基於社會主流價值觀形成的行為模式,讓易浩彥看起來過於冷冰冰,沒有什人情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