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六十年後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玉帝卻認為只是疏忽罷了,將犯事妖魔捉回來就好,連責問都沒有責問一句。”
...
猴子一句一頓的念著,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老君整理出來的案例,猴子挑了幾個最小的說。
天道執行,環環相扣,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些排不上名號的神職固然微不足道,卻於一方安寧、三界平衡而言至關重要,那是那句話,神仙的事再小放到下界都很有可能引發巨大的災禍。
因其職責不同,在判罰時就更要審慎而行,至少得分清個輕重緩急才行,而在天條上只有當罰、當重罰等寥寥數語,至於如何罰、何為重罰、何為清罰全看玉帝心情,因此興致相同的事情經常出現截然相反的判決結果。
哪吒、李靖都目瞪口呆的看著猴子,完全想不到猴嘴裡也能吐出如此大道理,天庭還是有懂道理的人的,只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唯恐累及自身。
“玉帝,你且說說這理到底是有理還是沒理?”天條量刑過重還是太輕,猴子其實也不清楚,他只知道此舉能落玉帝面子,狠狠的出一口惡氣,這就行了。
“那孫悟空,照你這樣說,那又該如何是好。”畢竟是天庭頭號反骨仔,哪吒也覺得猴子說得有幾分道理,竟下意識的向猴子詢問解決的方法。
“哪吒,莫要被妖猴蠱惑。”哪吒不知道輕重,李靖卻很清楚玉帝和王母此刻根本不在意猴子說得有沒有道理。
“是誰,誰在背後指使這猴子!”猴子仍在喋喋不休,玉帝、王母的心思卻已經完全不在這猴子身上,這猴子雖有幾分武藝,但畢竟修道不久,若非有人暗中致使,又如何知曉天條隱秘。
“老君?”作為天庭元老,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老君或多或少也有所耳聞,倒也能整理出這些資訊來,而猴子正是從老君的八卦爐中跳出來的,但很快玉帝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老君德高望重,又素來清淨無為,就連封神之戰都毫無興趣,一不貪權、二不為利,斷然不可能是他。
“阿彌陀佛。”就在玉帝想著誰才是猴子背後的有心人師,一聲肅穆的佛號於瑤池中響起,王母不由露出欣喜之色,“佛祖,佛祖總算來了。”
“哪來的禿子竟敢壞俺老孫的大事!”眼看著就能順理成章的引出新天條來,如來那禿子竟然在這個時候來了。
“孫悟空,你且出來瞧瞧便知。”肅穆的佛音依然在瑤池中迴盪,猴子很想知道自己要是一直不肯出來,那如來是不是就一直不進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