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中一片虛無,一切的存在都會不斷歸於虛無,凝聚著毀滅權柄的盤古神力卻根本不會受到影響。”楊戩很清楚天地權柄與大道規則相對,領悟了大道至理便可掌控相應的權柄,但混沌中並不存在天地、大道。
不存在天地,又何來天地權柄;大道不復,又豈有至理可言?三界中的一切規則、至理都將變得毫無意義,萬物寂滅後的虛無才是混沌中常態。
但事實並非如此,盤古尊者於混沌中孕育,生來掌控毀滅權柄,足以證明即使是在虛無的混沌中,權柄也是真切存在的。
混沌中大道不顯卻並非不存在,楊戩無從感知是因為混沌中三千大道徹底交融在一起,彼此間相互影響、不斷分散又不斷聚合、相剋相生,也就有了混沌中這無始無終的寂滅。
直到毀滅權柄誕生最初的意志,化形為盤古尊者闢地開天,致使清濁分離這才有了光暗陰陽、五行萬物。
盤古尊者開闢了天地,但大道卻並非由祂創造,祂只是憑藉自身的權柄將混沌中交融在一切的大道規則分離隔開,三千大道才得以顯現。
“無即是有,有亦是無。”楊戩這才明白,混沌的虛無並非什麼都不復存在的虛無,而是由於三千道則彼此交融,一切事物都將被回溯為最本源的資態,三千大道的模樣。
難怪楊戩始終有種混沌並非虛無的感覺,有和無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倘若混沌真的只是一片虛無,那便不會誕生出有這個概念,沒有存在,便不會有不存在的說法。
混沌虛無、大道三千,最初的無與最初的有,本就沒有任何區別,只因盤古尊者闢地開天,致使三千大道分離,這才有了區別。
掌控毀滅權柄後,楊戩便知曉天地萬物皆由道則編織而成,仙神、死物皆是如此,但他萬萬想不到虛無的混沌之地竟是由三千道則編織的。
古神以自身執念顯化的白玉神臺浮現於楊戩神念中,伏羲神王定然是明悟了這一點,才會想到藉助自身演化權柄,將所有古神掌控的權柄交融在一起形成混沌。
反過來,楊戩只要能將混沌分離,三千道則便會一一顯現,倘若他的神力強悍到足以令道則分離,清濁顯現,那麼一個小型的天地便會被開闢出來,道則依託他的神力便有可能誕生出意志,這便是古神誕生的秘密。
“方法是知道了,可究竟要怎麼去做了?”楊戩很清楚自己並非毀滅道則孕育的生靈,能夠掌控毀滅權柄完全是因為繼承了盤古尊者的死滅神力,對毀滅權柄的掌控遠不如盤古尊者。
毀滅些真實存在的事物楊戩藉助毀滅權柄的威能還是能做到,但對於三千道則這樣既可以說是存在又能說是不存在的概念,他根本束手無策。道則無質無形,楊戩實在不知該如何運用毀滅權柄將其分離。
更何況盤古尊者尚需以開天斧凝聚自身神力,而楊戩如今連形體都不復存在,神力無法凝聚,毀滅權柄更無法集中於一點。
別說做,楊戩甚至都不知道要如何嘗試。
以毀滅權柄將三千大道分離,憑藉分離出來的毀滅道則蘊養自己的神念,道則有了意志便會孕育出元神和形體,從而讓自己的神念不再依附與毀滅權柄,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楊戩必須得先擁有自己的形體,神力才能集聚於一點才有將三千大道分離的可能。
沒有形體的楊戩只能驅使毀滅權柄本身的威能,根本無法將其凝聚,而毀滅權柄自身的威能顯然又不足以將清濁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