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終究不是原身,更不是地藏王菩薩,沒有那份心懷三界的慈悲之心,無論度人經還是化解戾氣更多都只是當做一份責任,而非解救天下蒼生。
有生皆苦,有念皆妄。楊戩在意的始終都是自己,縱使消弭戾氣也是因為知道自己不做,三界就會拖著他一塊完蛋,而不是什麼大愛。
有生皆苦,有念皆妄,活好自己就夠了。楊戩根本就不在意這些死魄,更不在意能不能度化他們。
“多謝菩薩指點。”楊戩作了一個道揖,隨即起身就要從寶塔離開,不管地藏王是否知道消弭戾氣的方法,楊戩都能肯定這法子一定不適合他。
像是想到了什麼,楊戩剛離開寶塔又折返回去取出大量九轉金丹與楊柳甘露放在老僧身邊,儘管無法理解老僧的宏源,但看到這幅無悔無怨的莊嚴法相,心中難免會升起幾分敬佩。
就是這些甘於奉獻的人才讓三界變得更加美好,楊戩無法變成這樣的人,也不想變成這樣的人,但不代表他不尊重這些人。
“昔日封神一戰,天地間殺戳太重,戾氣重重難散,老衲本意度化厲魄消弭戾氣,然而數千載過去了,無間地獄中的死魄只進不出、有增無減。”就在楊戩離開寶塔的瞬間,往生咒的咒文為之一頓,隨後再次響起。
地藏王不忍厲魄苦苦掙扎,縱使知道徒勞,也心甘情願捨棄精血靈魄為這些厲魄求一個悔改的機會,然而這些死魄根本不會悔改,有沒有機會都一樣。
“多謝菩薩。”離開寶塔之後,楊戩不斷思索地藏王剛才說的話,這些厲魄原本是有悔改解脫的機會的,是生靈的本性讓他們無從解脫。
盤古尊者破滅的意志是根源,生命好利重己、輕人貪嗔的本能會讓這股戾氣永遠無法消滅。難怪地藏王菩薩不願告訴他的,楊戩既無法磨滅盤古尊者的意志,也不可能斷絕生靈的本能。
難怪伏羲、女媧等一眾古神自滅其身亦無法從根源上消弭戾氣,並非祂們無能,而是縱使是這些先天神聖也無法根除生靈好利重己、輕人貪嗔的本能,這本就是無解的難題。
猴子:“楊戩,俺又問過紫薇、勾陳帝君了,既是執念難除,那就圓其執念,執念散了,戾氣也就消了。”
圓其執念,談何容易,地獄血海中的這些厲魄連意識都被侵蝕了,執念反而變得更加純粹,封神臺中的戾氣只會更加極端。
蘇曉曉:“@楊戩,真君,我能說幾句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