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例前朝倒是有過,前朝末代昏君仁獻帝因言官上奏指責他過分寵幸宜貴妃而一怒之下將那名言官斬首。此舉激怒了更多言官,幾十位官員跪在宮門口請願,結果仁獻帝下令執行廷杖。一頓棍棒打死七、八人。這一舉使滿朝譁然,百餘位朝官再次跪在宮門外,終於逼得仁獻帝妥協,將宜貴妃送去離宮……
可今時不同往日,安逸富貴的日子過慣了,懷仁帝又著實是個聖主明君,誰還願意拿命去搏個未必能落得著好的名聲?
懷仁帝此舉將眾朝臣徹底震懾住,那道加設天策府加封秦王為天策上將的聖旨終於得以頒佈。
與此同時齊王帶領兩萬精兵離京剿匪,隨齊王同去的,還有羅漢成。
得已跟隨陳霆越去南陽,羅漢成自然千方百計的展示自己的身手武功,陳霆越刻意試探了他一番,見他不但武功高強,還熟讀兵法,在戰場上說不定會如魚得水。
於是在懷仁帝命他就剿匪獻策時,他便向懷仁帝推薦了羅漢成。
不過羅漢成並沒有因陳霆越的關係而獲得一官半職,他成了此次剿匪主帥何勝禮牽馬墜蹬的隨從。
雖然如此羅漢成依舊滿懷喜悅,雄心勃勃的跟著隊伍離開了京城。
焦三奎和吳泰安則又被陳霆越打發回了大長公主府充作蘇琳琅的護衛。
“……王爺說了,並不是小的們無用,”吳泰安恭敬的向蘇琳琅解釋,“而是郡主這邊也需要人手,他若是將小的們都留下,郡主身邊難免無人可用。他以後用得著,大可以再向郡主開口。”
秦王爺哪會同他們說這麼多話?這話事實上是秦王爺身邊那位無影暗衛跟他們說的。站在吳泰安身邊的焦三奎低著頭暗自思忖。
之前他們留在府裡頭這些人心裡頭多多少少的都有些羨慕和嫉妒,羨慕那些被大長公主殿下薦去朝中當差的人,嫉妒那幾個能貼身跟著秦王的人。可此次跟著秦王去了趟南陽,他們才真正看清楚他們究竟差在哪裡。
王爺身邊那幾個人看著年紀都不大,武功卻個頂個的好,他和吳泰安兩個綁到一塊兒也未必是他們其中一個人的對手。而且他們行事穩妥心思深沉,對秦王爺也十分了解,有些事只要王爺一個眼神他們就知道王爺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
再說秦王,那更是萬中無一的人中騏驥。武功智謀城府都高深得不似常人——人家也本就不是常人,人家是鳳子龍孫!
他和吳泰安私下裡常說,也只有像秦王爺這樣的人才配做皇子,大概也只有天子才能生出這樣才貌不凡的兒子。
那羅漢成此次正是被秦王爺的武功折服,連給他之前總看不順眼的何將軍當隨從都心甘情願了。
聽罷吳泰安的話蘇琳琅頜首,“你們也辛苦了,去孫嬤嬤那裡每人領二百兩銀子吧。”
二人之前聽張啟提起過郡主出手大方,聞言盡皆喜不自勝,齊聲謝過後施禮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