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琳琅靜靜地看著他,並沒有催促他。
良久,張啟才像下定決心似的,“李家這兩個人,似乎與十餘年前範氏滅門案有關。”
說罷抬眼小心翼翼的看著蘇琳琅。
所謂的範氏滅門案,其實朝廷的說法是範氏謀反案。
那應該是太祖時期的事。
太祖一生最忌諱的就是前朝復起。大理寺卿範廉正是被人告發欲叛國復興前朝被太祖定為謀反,范家被滿門抄斬。
事隔多年,究竟範廉有沒有謀反之心太祖有沒有錯判蘇琳琅不知道,但她知道前世陳霆越登基之後曾為范家平反。
眼前的張啟將“範氏謀反案”說成是“範氏滅門案”,顯然對范家持同情態度或者說是對太祖的做法不贊成。
蘇琳琅淡然地看著他,傾刻後頜首道:“知道了,陳年舊案而已,以後,不必再查了。”
話音落就見張啟明顯的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雖然太祖將范家滿門都定了罪,雖然李楓和他的娘或者奶孃有可能是漏網之魚,可與她又有什麼關係呢?她對太祖的滿門抄斬的做法也不贊成,即便範廉真有光復前朝之意,殺他一個或者其同黨足矣。
她只要知道李家的存在不會波及到素衣的生活就好。
以她對懷仁帝的瞭解,即便現在真有人舉報李家是範氏餘孽,懷仁帝也不會將李家人如何。
所謂懷仁,胸懷天下之仁義、善施仁政也。
“小的謹記!”張啟一揖到地,態度愈發恭謹。
蘇琳琅緩緩頜首,“去孫嬤嬤那裡領一百兩銀子,這些日子你辛苦了。”
張啟頗為意外,“為郡主辦差是理所應當之事,郡主的恩賞小的實不敢受。”
“拿著吧,”蘇琳琅笑著擺手,“他們三人都跟著王爺去了南陽,你因為這趟差事丟了這次機會,一百兩不多。”
張啟搖頭道:“郡主說笑了,小的的武功年紀就算是去了王爺身邊也未必會有什麼大作為,不像他們三個,年紀輕又各有專長。能為郡主做事,小的已經知足了。”
人這一輩子貴在知足,蘇琳琅覺得張啟此人十分知道分寸進退,暗暗記在心上,笑著對他道:“去領了賞錢家去歇歇吧。”
張啟便即告退。
可他還沒走到門口玉串兒和姜花就慌里慌張的跑進來,亂糟糟的大聲喊著“小姐”、“郡主”。
蘇琳琅被她二人嚇了一跳,站起身煞白著臉問道:“殿下有訊息了?”
“真的!真的……”玉串兒哆嗦著嘴唇看蘇琳琅的眼神十分怪異。
姜花還算鎮定,但聲音也有些抖,“南陽真的地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