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師?那可是常寧寺的方丈,咱們不過選個日子開張,你還要請動國寺的方丈大師啊?”顧錚哭笑不得:“人家可不見得樂意呢。”這樣的小事哪好意思去驚動方丈。
“母親每年都給國寺捐這麼多的香火銀子,他要是不樂意,我就不讓母親捐香火錢了。”顧瑤俏皮的道。
顧錚莞爾,大師也不好當啊。
午飯過後,風又起。
婢女們忙著收起院子裡剛曬著的衣物,深怕被風吹跑了。
知道大姐姐要去沈大伯家兩兒子開的鐵鋪,顧瑤閑來沒事便也跟著去,一路上她都在看著顧錚的圖稿,對於這新的文房四寶好奇的不得了。
下馬車時,她還有些不敢置信的問著大姐姐那如針頭一般小的筆真能寫字嗎?
沈家大堂兄看到馬車,還以為哪家大戶人家,一看竟然是阿暥媳婦兒,大堂嫂佟氏將小兒子往凳筒子內一放,高興的走了出來:“阿錚?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喲,四姑娘也來了啊。”
“堂嫂好。這是給孩子們帶的梨花酥。”顧錚高興的將餅籃遞過去:“今天有事來找大哥。”
顧瑤也上前喚了聲。
被放在凳筒內的小家夥對顧錚還有點印象,畢竟每回見面了都會有好東西吃,張開雙臂要她抱。
顧錚一把將他抱起,在小家夥如蘋果一般香甜的臉頰左右各親了口,小家夥頓時咯咯大笑起來。
佟氏看著顧錚對兒子的親暱,心裡越發的喜歡這個弟妹,每次來見她都沒有空手的,都會給孩子帶點好吃的來。
“什麼事啊?”大堂兄沈大石用汗巾將打鐵時身上的汗水擦掉走過來問。
顧錚將鋼筆的設計稿拿了出來給他看,並且將原理說了一下。
“這種光亮的材料沒見到過,鋼筆這詞也新鮮,我說弟妹,”沈大石一臉好奇的看著顧錚:“你這小腦袋咋有這麼多新奇古怪的東西呢?”二叔和沈貴給顧錚修繕書樓那會說起過,說樓內有好多是他們這輩子第一次見到的,比如茅廁的改造,還挺好用。
“其實我也是書裡看來的。”顧錚略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她也是借了旁人的智慧的:“大堂兄,你幫我問問,有沒有這樣的材料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材料,能用什麼來代替?最主要的能寫字時使得墨水滑順不阻。”
“好。”
顧瑤第一次進鐵匠鋪,對於裡面的東西好奇的很,不時的問一旁的小工這個東西那個東西,小工講時就連風來都聽得頗為認真。
顧錚逗弄了一會孩子,又和佟氏聊了會天後就去了二堂兄的鐵鋪子裡。兩兄弟一個是城北鐵匠鋪,一個是城東鐵匠鋪,隔著小半個越城,彼此的生意並不會沖突。
街上行人無數,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