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試卷,林弘毅聞著紙墨香氣,暗想:好幸運。別人只有一次體驗高考的機會,我卻有兩次。
寫下個人資訊後,他覺得左手的疼痛再次傳來,額上的冷汗也微微滲出。
試題再難,也難不過人生路途的困難。
人生路途的困難再難解決,也先要解決眼前的高考難題。
林弘毅用筆尖逐行審視試題,再認真思索後答題。
左手的疼痛和幾乎整夜未眠而帶來的疲倦,使他不得不調動所有的精力,進行艱難地克服。
前面的試題自認填寫得還不錯,他再把注意力看向作文試題:
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選其一,寫辯論會發言稿。
看罷試題,林弘毅暗歎:這種辨析題目,很適合個人觀點的發揮和表達。
晉朝人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他藉此說明,所謂好的環境和壞的環境,對人言行的不同影響。
以正面觀點來看,白色絹布當然會因沾染不同色彩,而進行相關變化。人的言行,必然會受到外界或好或壞的干擾而產生變化。
但細想的話,這些又是未必一定的。
比如蠟染的布匹,之所以能在加工後展現出奇妙的藍白色圖案,正是因為布匹的某些區域性,事先進行了封蠟工藝;
暗夜沉沉,但也同時在孕育著朝陽的光明;
人的言行,若是心中飽有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堅心,就不會被“墨”黑之。
思索再三,林弘毅平靜了心情,開始在空白處寫下:
丹麥作家安徒生著寫的《醜小鴨》,描寫了一隻天鵝幼崽,在鴨巢中出生、成長的故事。
從接連被嘲諷後的自慚、自卑,到逐漸在所處逆境中不斷奮爭,最終以健康的身心狀態,展現出雪白、高貴的天鵝本來面貌。
寫下“近墨者黑”的傅玄,幼時也因其父被貶而生活在困頓,甚至顛沛流離中。但他志向高遠,著述不斷,終於成為一介名士。
以這樣的事實和角度來看,“近墨者黑”的觀點大有可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