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弘毅面對警惕、負責的業餘治安巡邏員付紅霞的質詢,一時不知怎麼回答合適。
付紅霞見他發呆,就想了想,再笑了起來:“緊張吧?我就知道你擔心自己的成績可能夠嗆。你看我們家陳和平,早早就睡下了。為什麼?
心裡有底兒踏實啊!他哥哥陳寧高考那會兒,更是輕鬆。別人都心慌得吃不下飯,他連吃三碗炸醬麵!你說這底氣哪兒來的?不就是仗著平時學習好?!平時學習差,再怎麼努力都沒用的……”
林弘毅聽著她滔滔不絕地讚美自家人,心中暗歎:付阿姨,我是48歲重生回來的。您的這點小心思我還不明白?您這是故意擾亂我的心神啊。您這麼做何必呢?
不好直說,林弘毅默默地點點頭:“嗯,是有點心亂。我溜達溜達,阿姨您忙吧。”
不敢再和她糾纏,林弘毅連忙再次邁開大步,轉入衚衕口外的街道中。
身後,付紅霞低低的嘻笑著的喊聲,還是傳了過來:“你家裡人不知道你溜出來了吧?沒關係,阿姨不跟他們說,你多溜達溜達吧,散散心。”
可惡。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什麼?是有意要我耽誤時間而考不好嗎?
我考得好,就搶了你們家陳和平的排名嗎?您嫉妒嗎?
我考得不好,又跟你有什麼關係?您偷笑嗎?
作為長輩,你應該多鼓勵、勸導明顯有疑惑的晚輩才對,怎麼還為晚輩明顯失常的言行鼓氣呢?
哎,即便國人受了孔聖人幾千年教育,但哪裡都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別人家的人,當作自己家的人那樣愛護?
一味地簡單說教,怎麼可能切實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是什麼?是雙方的需求啊!
利益相關才可以的。
並不單指物質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也同樣。
比如,你喜歡安靜,就很難與一個每天晚上,高唱卡拉OK的鄰居相處得好;
對方喜歡吃烤肉,你非要他啃老玉米,也是做不了朋友可知的。
付阿姨,您想要什麼?別人出洋相您才高興嗎?別人倒黴您就偷著樂嗎?別人沒您家房子多,沒您家有“門路”、可以暗地裡發不義之財,您才滿意嗎?
沒必要啊。
人與人之間,豈止是這些。應該怎麼樣?平心靜氣地相處,親親愛愛才對啊!您每天都去街道學習,學習成果要展現出來啊!
平心靜氣?親親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