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週六,姐姐林弘雅要從學校回來。因此,林弘毅從書包裡取出錢和糧票,要多買一些。
排隊的人都是一樣的不耐,著急也是沒有他法。林弘毅只好端詳著手裡的鈔票和糧票。
全國糧票,紙質較硬、印刷精良,可以任意於各地使用;本地糧票糧票,是粉紅色軟紙製成的,只限於本地。
現在由於人口流動加大,外省務工人員對於京城糧票的需求也大了。
糧票,已經在“半明半暗”中,可以在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在各處的農貿市場裡,單獨交換米、面、香油、雞蛋等農產品。
甚至,還有小孩子從家中偷拿出多餘的糧票,去到市場裡換成現金,再去買小玩具或者零食。
人們獲得糧食的渠道也多了,但糧票作為去到國營糧店購買米麵時,仍是不可或缺的票據。
手裡捏著這張紅色“大團結”鈔票,林弘毅再暗笑:正面是工農兵為代表的各族人民,背面是天安門的影象。
這張鈔票,現在也就是買一包高階香菸。但若收藏幾十年後,就價值幾千元。
看來,想要得到美好的結果,首先要有慧眼。
比如現在已經很火熱的集郵,以第一張生肖紀年郵票“猴票”為代表,未來更會是漲到驚人的價格——由發行的票面價格的八分錢,漲至過萬!
其次需要的,就是在正確的選擇中,不斷努力精進,甚至是忍耐……
“買多少?寬的細的?”售貨員催促著問。
林弘毅回過神來,連忙將手裡的錢和糧票遞了過去:“寬的,三斤。”
這張紅色的大團結鈔票,交到了售貨員的手裡。
它的命運,或者是被更換替代,或者會有人將它收藏起來,期待未來的美妙前景。
幾張薄紙做成的糧票,被售貨員交到坐在一旁的木桌邊的同事。
那人將收過來的糧票一一刷好漿糊,粘在了一張硬紙板上。他再拿起蘸著紅色墨水的毛筆,將這些糧票塗上粗橫線,以示回收作廢。
拎著裝在塑膠袋中的麵條,林弘毅走回槐榆衚衕。
進了院門,轉過磚牆影壁後,那座玉石假山映入眼簾。
楓藤綠油油地四處漫爬,苔蘚由於林春平和吳時來的悉心照顧,也襯托著假山生機勃勃。
好美!
看著也是暑熱頓消,看著也是精氣神兒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