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回1991的幸福生活> 第11章 逢山開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章 逢山開路 (1 / 2)

林春平與賀翠蓮聽了林弘毅的話,除了內心生出許多欣慰以外,對於他說出來的話的內容,以及他鄭重的表情,都覺得有些詫異。

欣慰的當然是自己的兒子雖然現在只有十八歲,但已經深切地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觀念,懂得一家人應該是甘苦與共的道理。

詫異的,也正是自己的兒子不過只有十八歲,卻能以這樣的狀態,說出這樣的話來。

夫婦兩人對視一眼,臉上盡是疲累、焦慮的神情,略微有些好轉。

賀翠蓮對林弘毅點點頭,指著旁邊的木凳說:“弘毅,你學習也累了,在這裡先坐一會兒。”

“嗯。”林弘毅答應一聲,坐在母親身邊。

林春平看看妻子賀翠蓮,再看向林弘毅。

畢竟是家中的“頂樑柱”,是家裡的最為年長的男人,林春平此時的心情,又因為眼見兒子已經人高馬大,更還很懂事而愧疚。

林家幾代單傳,林春平作為林家的長子長孫,從小被長輩約束很嚴。

這樣的嚴格要求之下,林春平的確沒有沾染什麼惡習。但卻也因此,他的性格也就不會很張揚。做事沉穩之餘,他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刻板與自傲。

這樣的性格,結婚居家過日子,當然會被認為是恬淡、儒雅,更因為與世無爭,而與妻子、家人們相處很好,獲得了家人們的喜愛。

甚至在學校裡做個固定教書的老師,林春平也因為對領導尊重,對同事謙和,對授課學生體貼,而獲得了不同人群的尊敬。

老子的《道德經》裡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這句經典的話,對於有著淡泊處世性格的林春平來說,也是適合。

長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待人接物與踏實工作,林春平工作成績明顯的同時,人際關係也很好。

基於此,校方有了做三產專案,而這個專案又和林春平的學識、專長相關時,首先就考慮到了他。

領導層開了幾次會,再逐漸擴大與會人員,提到由林春平來負責這件事時,基本沒有爭議,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

林春平得知此事後,也做過思想鬥爭,覺得自己沒有真正從事過相關實際工作。但在校方各位領導,以及同事們地鼓勵、支援下,他覺得應該回報大家的信任與看重,必要做出一番業績來才行。

因此,他沒有再過多考慮,就快速地“走馬上任”。

很不幸,沒過了多久,他就遭遇了這個“玉石事件”。

此時的林春平,想起自己經歷,心裡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真的是百感交集,有苦說不出。

看看與自己從外貌到性格都很相似的兒子,他慨嘆一聲,對林弘毅說:“弘毅,你和我很相似,性格也很沉穩。說起來也是好的,但也正因此,或許就更應該老老實實生活。所以,你就只管踏實學習。尤其,哎,你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了。”

聽了父親的話,林弘毅點頭認同。但他知道,今天與往昔,大不同!

前世的自己,遇到此事時,的確是除了乾著急,並幫不上什麼忙的。

但重生回來的自己,卻不一樣了——雖然沒有帶著呂洞賓那樣點石成金的金手指回來,但他確信自己可以憑藉帶回來的歷世經驗,處理好今生遇到的難題。而這些經驗,足可以成為自己面對今生困難的“金手指”!

“我跟您已經說了,您就相信我。”林弘毅看著林春平說,“這件事,起因在於倪才道。若要得到結果,必還要從他那裡獲得。”

林春平苦笑一下:“誰知道他躲到哪裡,跑到天南地北的什麼地方去了。這件事,再跟他較勁,已經沒什麼意義了。要想得到解決,就只能是我與學校儘可能協商一下,能否緩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