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在帝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就能經常聽到這個團隊的縮名“隆崆團”的反覆出現。
比如:
“你是個死隆崆!”
“你也太隆崆了吧!?”
“你才是隆崆,你們全家都是隆崆!”
在帝國貴族圈裡,“隆崆團”是“廢物點心”的晉級品;“不學無術”的昇華釋義;“無可救藥”的最終簽章。
但是這一切只是對其他平民和貴族來說是這樣的。
如果換做一名有繼承權的皇族被現任皇帝晉升為隆崆團的成員,那將是帝國政治圈裡了不得的一件大事。
這都是因為帝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兩份遺詔。
第一份,啟皇帝曾立下祖傳遺詔:皇家隆崆團團長只有當代皇帝才可擔任,隆崆五百家族永世不得從團中除名。
當年公孫亢正是依靠這份遺詔的法理性,依靠自己隆崆團長的身份才拉攏了一班部下,最終毫無爭議的奪回了自己的皇位。
第二份,亢皇帝祖傳遺詔:每代皇帝可立四名有繼承權的後代為隆崆團臨時成員,而下代皇帝只可從這四人中挑選!當代帝王退位之後,四名臨時成員身份取消,繼承人自動繼承隆崆團長之位。公孫皇室與隆崆五百家族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列代子孫不得有違此詔。
這最關鍵的第二份詔書,正是讓一代天驕公孫武死不瞑目的源頭所在,也是亢皇帝之後歷代王儲受益的開始。
因為對廢物們的失望,公孫皇室已經很多年沒有人去關注那幫廢物了,只是聽說這些“團員們”過得都很不如意,大多數家門敗落,人丁凋零。但是隻要每家都有那麼一兩個人活著,對於皇室來說就不算違背了亢皇帝的遺詔。
更何況,每次新帝登基,都會在繼承隆崆團團長一職的時候,給名義的屬下團員們,或多或少的發上一點祿米之類的事物,又可以讓這些生命力強悍的家族們苟延殘喘幾十年。
發展到了最後,這幫傢伙們最盼望的事情居然成了:盼著每代皇帝都短命,最好年年換皇帝,這樣家家生活都會富裕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皇室更加不待見這幫“隆崆團員”家族了。
公孫軒庭滿是笑容的站起身來,透過巨大的落地舷窗,掃視著周邊強大的增援艦隊,看似平靜的他,心中卻在翻起滔天巨浪。
自己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繼皇長兄之後,他成為了第二位被父皇納入隆崆團的皇子。從那一刻起,除非父皇退位,大哥登基,否則任何人都無法取締他隆崆團臨時騎士的身份。也就是說,除非他的父皇決定退位讓賢,否則任何人包括父皇本人都無法取消他四分之一的直接皇位繼承權,哪怕他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