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至今,國內生豬市場經歷了4輪比較明顯的“豬週期”。
分別是2002年6月—2006年5月、2006年5月—2009年5月、2010年4月—2014年4月、2015年3月—2018年5月……
平均每4年生豬價格發生1次週期性的變化,價格從波谷到波峰上漲幅度分別達75.52%、163.88%、100.78%和96.61%。
上一輪“豬週期”豬價反轉的主要因素是飛洲豬瘟以及2018年底華國生豬價格的低迷。
2018年8月開始暴發飛洲豬瘟,養豬補欄積極性持續下降。
2019年1季度養殖戶補欄積極性降至最低,生豬價格達到低谷,生豬產能明顯下降,供給偏緊帶動豬價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
2019年生豬價格飛速上升,至2020年2月達到歷史最高點,2020年3—12月生豬價格在35元/kg上下高位波動。
從2000年之後的4輪完整的“豬週期”特徵來看,每輪完整的“豬週期”大概需要4年的時間,其中從價格開始上升到價格出現波動下滑的時間段約為1年半。
中長期來看,華國內生豬存欄量快速增長,在飛洲豬瘟疫情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後續的生豬出欄量將逐月顯著增長。
從產能來說,生豬產能下滑,其價格就會上漲,產能回升則價格下降。
根據資料,2020年我國生豬存欄量環比實現快速增長。
2020年年末存欄量恢復到40650萬頭,同比增長31.0%,已恢復到正常年份的95%。
2015年1季度至飛洲豬瘟發生之前的2018年2季度平均季度生豬存欄量為42359萬頭。
截至2021年12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經連續7個月實現環比增長。
2021年年底能繁母豬存欄量達4160萬頭,已恢復到正常年份的92%2015—2018年我國平均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540萬頭。
2021年第2季度生豬存欄回升速度減慢,但仍有一定回升,價格將波動下滑,6月底價格跌破25元/kg。
2019年我國全年累計進口鮮冷凍豬肉為200.74萬t。
2020年我國全年累計進口鮮冷凍豬肉433萬t,同比上升114%。
2020年我國全年的豬肉進口量為2019年的2倍以上。
2020年全年豬肉及雜碎等豬肉產品進口量為544萬t,約為我國國內豬肉產量的12%。
2020年進口豬肉的月度平均價格為18.87元/kg,同期我國國內豬肉價格為51.98元/kg,進口豬肉價格約為國內豬肉價格的1/3。
隨著豬肉進口量增加,進口豬肉對我國豬肉市場價格的影響程度也隨之增加,但進口豬肉價格低迷或將對我國豬肉市場價格產生向下的壓力。
從收益水平來看,雖然未來生豬價格較長時間維持在目前平穩的狀態。
很難再像去年一樣達到歷史較高的水平,而這也是生豬收益水平下滑的原因。
村裡人之所以不看好彭於宴養豬,其實也是這個原因。
受這一次降價的影響,桐盧縣的豬仔價格也幾乎腰斬,即使只賣十塊一斤也已經少有人問津。
彭於宴這時候大肆收購小豬仔,村裡人都以為他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