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是把我給震醒了!!”彭於宴晃晃悠悠地臨近施工隊,伸出手道。
工程隊的頭子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看著晃晃悠悠的彭於宴,便知道,這傢伙昨晚肯定喝酒了!
因為,凌晨天快亮那會,就在他即將出門包工程時,他那酒鬼兒子也是這樣子晃晃悠悠地回家的……
只不過,他兒子走路搖晃的幅度要比彭於宴要大得多。
“不早了,走吧,不耽誤時間了,直接帶我們去看看,哪邊需要施工吧!”工程隊頭子與彭於宴握手後道。
“行,跟我來了。”說完,彭於宴轉身晃晃悠悠帶起了路。
彭家水庫另一頭因山體滑坡導致了水庫擴大了三倍有餘。
故而,大概有三分二的繞庫沿線需要硬化,修成土壩坡以及硬化土路。
這個工程規模不小了。
而且,需要測算出那三分之一段的總長,才能知道具體價格。
按照,現在村裡土路硬化標準來說,一公里,厚度15CM,寬度3米左右的土路硬化。
標準價格為五萬塊錢左右。
而,那三分二的長度呢
,用三百畝地周長來算的話,大概就是一千三百米左右的路需要修。
又鑑於水庫因為山體滑坡各種碎石需要人工處理啥的。
整體弄下來,估計得接近十萬塊錢了。
或者還不止!
彭於宴記得15年那會,他才13歲,當時村裡修公路,達成村村通。
而因為當時彭家水庫距離村裡足足有四公里,村民集資的錢與政府出資,只夠那條公路修出村外一公里。
其餘那三公里,如果想通公路,就必須彭家水庫親自掏錢。
三公里的公路,當時彭山河獨自出資七十多萬修建,將公路通到彭家水庫的。
他一個單身了十多年的老漢,攢下的錢自然不少。
現在,這個三層的彭家小屋以及彭家水庫出去的那條三公里長的瀝青路,都是他出資修建的。
不然,為何僅僅是一個腦梗,就花光了全部資產!!
那還不是以前為了子孫後代,不惜重金打下的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