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叫《梁祝》?「黛麗絲問。
「梁是梁山伯的梁,祝是祝英臺的祝,這是華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相傳,在華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臺,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英臺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在保守的年代,兩位有情人遭遇棒打鴛鴦兩分離。
祝英臺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臺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臺被迫含憤上轎。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英臺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後被葬在山伯墓東側。
但梁、祝的情,終究感天動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飛舞,融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經之處,花兒漫天開放。而《梁祝》,寫的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曲子分為相識、相愛、抗婚、化蝶四個部分。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隨著蘇皓娓娓道來,現場觀眾更加動容。
「哇,這故事也悽美了吧?」
「我的感覺沒錯,這首曲子裡面的故事,完全可以媲美《羅密歐與朱麗葉》。」
「原來華國也有如此悽美的愛情故事。」
......
等觀眾反應平復之後,蘇皓又看向黛麗絲。
「我輸了!王軒先生,我為我之前對你的無禮道歉,你的鋼琴技藝確實高超,配得上國際十大鋼琴家的名頭。你的鋼琴技藝我是佩服的,但你說我彈鋼琴,你彈古箏,是在欺負我,這一點恕我不能認同。鋼琴可是樂器之王,絕不是所謂的華國古箏能夠相提並論的。」黛麗絲說。
「錯!鋼琴從來不是樂器之王,若說樂器之王,當屬華國傳統樂器嗩吶!」王軒說道。
此言一出,現場一片譁然。
「不可能!鋼琴怎麼可能不是樂器之王?「
「搞笑吧?嗩吶是什麼?聽都沒聽過的玩意,竟然說是樂器之王?」
「雖然你是王軒先生,但這話我可不認同!」
......
然而,華國觀眾卻是深以為然。
「這些老外真沒見識!鋼琴是樂器之王?那才叫搞笑!」
「在嗩吶面前,所謂的樂器之王,會被秒成渣渣!」
「讓嗩吶和鋼琴一起演奏,嗩吶火力全開的話,能聽到鋼琴聲算我輸!」
「格局放大一點,別說鋼琴了,所有西洋樂器加起來在嗩吶面前,都會被秒成渣渣!這些老外真不知道什麼叫流氓樂器!」
.......
「王軒先生,你口中的這個嗩吶,真有那麼厲害?」就在此時,蘭德爾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