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還未出場便聲名遠揚,光彩照人。
燕子塢把江南小鎮富貴人家的感覺寫到了極致,而裡面的大哥小弟各種丫鬟似乎都是為了這個所謂的慕容公子而存在,大家口中的他文武全才英俊瀟灑人中龍鳳。
一句南慕容,北喬峰,將慕容復的聲望推到了頂點。
可自從他出場並經過了大半部書,大多數人,對慕容復的感覺是,武功高強,但氣量不足,為人狡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如蕭峰光明磊落,作為漢人又對他光復大燕的宏圖沒有認同感,總之,很不討人喜歡的一個傢伙。
這種感覺在少室山比武時達到了極致:慕容覆被段譽六脈神劍打的丟盔棄甲,卻又趁段譽相饒時忽然反手相害,結果正被蕭峰抓住,一把擲出,摔了個狗啃泥。
蕭峰一句」蕭峰大
好男兒,竟與你這種人齊名「看得人熱血沸騰,同時對這個背後傷人的慕容復充滿鄙視。直到他不顧王語嫣痴情相戀硬要爭當西夏駙馬,對段譽的勸說不屑一顧時,慕容復幾乎已經被塑造成一個」小人「形象了。
但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慕容復的性格、為人處世,並不是先天而成的,而是與其身份以及所處的環境、所受到的教育有關。他身為大燕皇孫,自小便被教育要以復興大燕為終身目標,何錯之有?
為了光復大燕,他縱橫江湖不擇手段,怎奈天下大勢豈是一人改變得了的?一國復興又怎可能憑一人之力可以達成?
慕容復忙碌半生,不擇手段,揹負種種罵名,甚至幹出了認段延慶為爹,同意改姓段,殺包不同,殺段正淳情婦這樣喪心病狂的事,可復國之夢卻註定宛如鏡花水月遙不可及。
最後,連對他痴情的表妹都弄丟了,從此徹底絕望,精神失常。
可憐,可悲!
在西夏王宮地宮的黑暗中,當丫鬟問到慕容復那三個問題時,慕容復的心理活動無疑是這個人物的點睛之筆。原文是這樣的:
這問題慕容復曾聽她問過四五十人,但問到自己之時,突然間張口結舌,答不上來。他一生營營役役,不斷為興復燕國而奔走,可說從未有過什麼快樂之事。別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強,名滿天下,江湖上對之無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滿,但他內心,實在是從來沒感到真正快樂過。他呆了一呆,說道:「要我覺得真正快樂,那是將來,不是過去。」
結合這段心理描述,慕容復這個人物才算是活了過來。說到底,慕容復不過是一個被祖上傳下來的一個復國夢,被家族推著向前,一步步被世道逼瘋的可憐人而已。他的人生從來不是自己的,是家族的,是他爹的。蕭峰雖然可悲,但有得選,慕容覆沒得選,想死都不能。在少室山的時候,慕容覆被蕭峰打得顏面盡失,想自殺都不行。
都說《天龍八部》是武俠的巔峰,有三大主角,分別為段譽、虛竹和蕭峰。
可與蕭峰相比,兩位兩位主角就顯得暗淡得多。蕭峰的主線劇情有情節有懸念有場面有深度,背景跨越中原、長白山女貞部族、大漠契丹王庭、少室山、吐蕃、雁門關,氣勢恢宏,蕩氣迴腸。
段譽呢?一路呆頭呆腦,出場次數雖多,劇情卻沒有深度,更像是穿針引線的作用。
虛竹也是懵懵懂懂,機緣巧合之間,分別習得絕世武功,掌握大權,抱得美人歸。劇情也沒有什麼深度,同樣是穿針引線的作用。
當然,如果從「眾生皆苦,有情皆孽」這點來看,這兩位主角是合格的。
段譽生性厭武,遠離政治,只想追求自己喜歡的人,然而行走江湖之上因緣際會莫名其妙學到了很多絕世武功,最終還當上了皇帝,成為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一種人。愛的人都是妹妹,追了王語嫣一部書,末了王語嫣仍然愛表哥;
虛竹畢生所願不過是做佛門下一個小和尚,那是他內心深處最安寧最嚮往的聖地,卻明明奇妙被廢去少林內功,學了一身別派絕頂武功,一心向善卻被逼殺人、又被逼著破了Yin戒、酒戒等等,再也不能皈依佛門。從小無父無母,甫一相認父母卻雙雙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