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上場了。
李濤道:“開始吧。”
張瀚正了正話筒:“我帶來一首《天之巔》。”
這首歌在這個世界應該也是比較有名氣的,曲風其實跟一首歌的風格差不多,《送別》。都是傳統音樂跟流行音樂的結合,裡面還有點美聲或民族的唱腔,聽著很讓人享受。
張瀚的唱功還可以,發揮很穩定,四平八穩,沒有一點毛躁。
一首歌完了。
李濤很振奮。
郭虹也提了提神,看向王軒,心說這位總該沒問題了吧?
誰想,王軒卻搖了搖頭:“你唱得不錯,但很遺憾,並沒有達到我的要求,請回吧,謝謝。”
“什麼?達不到要求?這個都不行嗎??”張瀚有些急眼。
“王總,張瀚是咱們挑選出來的選手中非常不錯的了,若他都不行,那咱們的海選可以停了,感覺一個能過的都沒有。”李濤在一旁為張瀚說話。
“是啊,我雖然不算專業的音樂人士,但我帶過那麼多藝人,對於一位選手唱得怎樣,還是可以判斷出來的。張瀚明顯唱得不錯,放在其他選秀節目裡,怎麼也能當成種子選手對待,他就是缺一個舞臺而已。”郭虹說。
王軒搖頭:“第一,其他選秀節目是其他選秀節目,《好聲音》是《好聲音》,《好聲音》的有自己的選人標準,不會按照其他選秀節目的標準做。
第二張瀚唱得是不錯,但他的聲音一點辨識度也沒有,唱歌時用的技巧也太多了,反而忽略了感情上面的傾注,這點我不夠滿意。”
張瀚聞言有些不服氣:“聲音辨識度?我頭一次聽說有人把這個作為選秀標準的,辨識度有什麼用?歌唱得好不就行了嗎?”
“辨識度若是沒用,按說你唱功還可以,長相也過得去,常年流連各大酒吧駐場,曝光度也不小了,為何沒有唱片公司相中你呢?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只能告訴你,嗓音辨識度對一個歌手而言,非常重要。這是真話,如果你聽不進去,當我沒說。”王軒道。
張瀚無語,臨走時撂下話道:“行,等《好聲音》開播,我倒要看看,能透過海選的人,辨識度有多強!”
想走唱歌這條路,張瀚對自己是非常有自信的,他一直堅信,自己能吃上這碗飯。這還是頭一次有人當面跟他說,他嗓音辨識度不行。
所以張瀚有些不服氣。
亦或者,那是一種被人揭開血淋淋的傷疤之後的惱羞成怒?
嗓音辨識度不行,張瀚自己就不知道嗎?或許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王軒搖頭。他對張瀚並沒有什麼意見,也覺得他唱得不錯,但嗓音缺乏辨識度,註定張瀚在歌壇走不遠。這種人哪怕唱了一首火歌,也是歌紅人不紅的典型。若是出現意外,歡迎打他的臉。
“軒哥兒,我現在真不知道你的選人標準到底是什麼了。”李濤苦笑。
“沒事,下一個你就知道我的選人標準是什麼了。”王軒道。
李濤一愣,看向下一位選手的資料。
好嘛,下一位選手竟然是王軒親自挑選出來的人,一位工地工人。
李濤心說,你認真的嗎?
工地工人,真能唱好歌?
當選手進來的時候,整個海選現場似乎都黑了一下。這位工地工人,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高高壯壯,五大三粗,估計是常年在工地幹活的緣故,面板曬得有點黑,長得不能說難看吧,但也不能說帥氣,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