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是新人?」
「不可能是新人!新人能夠跟羅歌王對唱,還不受壓制?」
「是啊。羅玟的聲音本就無敵,這女聲居然能跟他合唱,不落下風,哪個新人有這個實力?」
........
越往後,眾人越聽越為《射鵰》的片頭曲震撼。
有心人注意到,這首歌裡包含了有五種不同的唱歌方式:男女聲輪流獨自唱,男為主女為副,女為主男為副,男女聲同時各唱各的,男女聲合唱。其中二三四是交織不清的。合唱的時候,聲線沒有形成干擾,男女角色對調,混合,既和諧又沒丟失自己。
「牛
逼啊。原來歌曲還能這樣唱,這簡直顛覆了我的認知。」
「好聽,太好聽了。這才是武俠電視劇該有的主題曲啊。」
「羅玟和這個女聲的主人要封神了。」
「真正封神的是王軒,這樣的歌都能作出來。」
「所以這個叫什麼?有人知道嗎?」
「不知道。我剛剛在網上搜歌詞,沒搜出來。」
「我已經去王軒微博底下留言了。」
「去王軒微博底下留言沒用,因為留言的人太多,估計王軒都不看。大家如果想知道這是什麼歌,就集體去羅歌王微博底下留言吧,留言的人多了,羅歌王肯定回答。」
很快,羅玟個人微博底下,就被留言刷屏了,都在問他唱的《射鵰》片頭曲是什麼歌,請求他將歌曲釋出到音樂平臺上。
不過,沒人停在原地,等待羅玟的回覆。而是留言之後,繼續回去觀看《射鵰》。
主題曲過後,開始是一段背景旁白介紹:
「宋高宗年間,金元進兵盤踞汴梁。嶽武穆韓世忠出兵北伐,以圖直搗黃龍。豈料岳飛被秦檜用12道金牌招回,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處死。其後慶元皇帝登位,以臨安為都。大宋君臣只顧在西湖享樂,一直有南方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事。而地方縣府更是苛捐重稅,橫徵暴斂,欺壓百姓。其中以臨安府縣長王道乾為最。他屢次勾結金人,惹得天怒人怨。大宋子民不堪欺辱,一時英雄豪傑輩出,展開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蹟。」
這段旁白,另一個時空,83版的《射鵰》是用插畫進行介紹的。而王軒拍攝的這版《射鵰》,用的卻不是插畫。而是用真人拍攝的畫面。比如岳飛、韓世忠出師北伐、氣勢如虹、豪情萬里的畫面。
北伐即將成功時,岳飛卻連收12道金牌,不得不退兵的不甘畫面。
岳飛冤死的畫面。
北方哀鴻遍野,大宋君臣卻在西湖享樂,歌舞昇平的畫面。
地方縣府橫徵暴斂,欺壓百姓,百姓民不聊生的畫面。
這一個個真實畫面,無論是感染力還是代入感,都非常強,輕易間就調動了無數觀眾的情緒。比如岳飛韓世忠出師北伐,旌旗千里,眾人看得不由得熱血沸騰,感受到了岳飛韓世忠那種萬丈雄心。
再比如岳飛被12道金牌召回,在下達了撤兵明令後,他的雙眼一直看著北方,什麼都沒說,眾人卻感覺到了他那種不甘。
岳飛含冤而死時,眾人無不憤怒。
北方哀鴻遍野,連原本的帝都汴梁都被金元佔領了,大宋君臣卻只顧在西湖享樂,歌舞昇平,眾人感覺到的是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