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蒙恬北擊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這都是史書上有記載的,叫吹?”
“蒙恬若真的強,秦始皇派給他的任務為何不是滅掉匈奴?而只是修長城抵禦匈奴?”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學過這段話吧?如果讀不懂這段話,你先回去查查翻譯再說。”
“就是,讀書少不是你的錯,文盲還出來秀就說不過去了。都殺到匈奴家裡去了,你管這叫抵禦?你以為是自衛反擊戰呢?你知道古代想讓對方不來騷擾自己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嗎?是直接把對方給幹爆。不說蒙恬,只要始皇帝還在,章邯都能教項羽做人。”
“臥槽,秦始皇吹越來越誇張了,連章邯這種向項羽投降的手下敗將都能教項羽做人了?”
“那是你根本沒了解過章邯。章邯巔峰時也算橫掃天下無敵手,一路剪滅周文、陳勝、魏咎、田榮、項梁,打的最驍勇善戰的趙國人如忍者神龜般縮在鉅鹿城,何嘗沒有當年白起、王翦的風采?
項羽氣勢磅礴的諸侯聯軍攻打章邯,章邯以一半於諸侯聯軍的兵力,不一樣嚴防死守了好幾個月嗎?怎麼不見項羽將他打敗?後面投降項羽,不過是趙高之流一直在拖後腿,章邯不想步白起、蒙恬的後塵罷了。可始皇帝若在,章邯哪有一個擔心。”有人說道。
“......”這話讓不少人啞口不言。
“秦始皇就一個暴君而已,有什麼好吹的。”
“6666,秦始皇,暴君?你怕不是讀書讀傻了?”
“商賈贅婿農民徵發徭役,孤兒寡母拉去修長城,六國遺民去修秦陵,嚴刑峻法,徵斂無度,好大喜功,焚書坑儒,這不是暴君?”
“嘖嘖,又一個被洗腦的。首先,由於秦朝統一全國的時間太短,很多思想還沒來得及統一,很多六國的老貴族還在,導致後世對秦始皇的評價以謾罵為主,抨擊他殘暴。
可你要知道,真正在罵秦始皇的人都是些什麼人,一個是六國餘孽,一個就是儒士。
秦始皇被罵的最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滅了六國,導致失去特權的六國貴族痛罵,另一方面則是焚書坑儒了。儒家的思想對於君主來講,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就是以仁為本,要以德服人,治理國家也要靠仁治。但秦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它本就不是走的儒家這條路,而儒家是一直掌握著話語權權的,他們罵秦始皇才是政治正確,不罵他罵誰?
可站在歷史的角度,秦始皇真的該罵嗎?你知道教員是怎麼評價秦始皇的嗎?
有一次教員接見外賓,他是這麼說的:‘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華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華國,而且統一了華國的文字、華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華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
你可以質疑我,可你該不會質疑教員吧?教員是真正能與天公試比高的人物,如果你連教員都質疑,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實際上,所謂的‘焚書坑儒’,從現在很多史料來看,是有些誇大其詞了。
秦始皇對於寫書的,藏書的,都定性為無罪,若是這類書被定為了禁書,那麼你們只需要按時上交便可。而且也並非是把這些上交的禁書燒掉,實際上大部分是珍藏在了國家圖書館,供那些秦朝的博士檢視。這個在李斯的《禁書令》中有講到:非博士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雖說民間收上來的書有一部分燒掉了,但這類書國家都是有備份的,並非是孤本。這些書真正被燒掉,並非是秦始皇所為,而是項羽乾的,他攻入咸陽之後,放火燒了秦王宮,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不滅,帝國的珍藏書籍也毀於一旦。
這個史實上也是有記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這一點上,教員還是看得非常透徹的,他就曾經寫了一首詩: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