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從作曲人到文娛巨星> 第四百四十二章 愛情的千古配音《卡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二章 愛情的千古配音《卡農》 (1 / 4)

變調的效果顯而易見,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聽我彈一個曲子。王軒說完,隨手將一個曲子彈了出來。

“大家能聽出來這是哪首曲子嗎?”王軒問。

“《記得》!”

“對,這就是我之前給我公司旗下歌手張雅欣作的那首《記得》。現在咱們來聽聽這首曲子變調後的效果。”王軒說完,又隨手彈了一段。

“我剛剛將這首曲子降低了四個半音,也就是兩個全音,是不是可以明顯感覺到後者的調更低一些了?在這裡原曲我用的是C調,降了四個半音後應該是什麼調呢?應該是Ab調,或是#G調。”

“這就是變調。關於變調的原理,後面我會單獨寫一篇文章講解,不懂的同學們也不用著急哈。”王軒道。

“講完變調,卡農和絃也幾乎講完了。

總的來說,卡農和絃屬於D大調。

在C大調裡,該走向的最初形態是:C—G—Am—Em—F—C—F—G—

可以透過功能代替以及和絃轉位讓該走向出現很多以低音下行為特徵的走向,形如:

&n—Am7/G—F—C/E—Dm7—G—

上面兩個幾乎可以互換,我就不在此做區分。有的時候這個走向的後半段可以稍作修改,讓最後一小節回到主和絃:

&n—Em—F—G—C———

此外,有的時候我們還會對這個走向做些修改,改成:

&n7—GmCF—C/E—Dm—G—

在上面低音下行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五度圈進行,還帶有些變化音,Bm7這裡連續的五度進行到六級讓歌曲呈現出了強烈的小調的感覺。不過個人不是很喜歡這個走向,覺得和絃選擇得稍有刻意炫技,聽感不那麼自然。

又或者,我們也可以把這個走向改成:

&n7—Am7/E—F—E7AmAb—G—

這裡增加了一個離調和絃,具體到一首歌,唱到離調和絃Ab的時候人聲會出現了b3音,讓整個歌曲一下子出現了一種遊離的感覺,好像發著呆的時候,一下子思緒飛得好遠一樣。

卡農和絃以及之前湛老師提到的4536251和絃,這兩個和絃都是萬能和絃,可以套用到大多數流行音樂之上。

但是,這裡也要說的是,大家寫歌的時候,最好不要完全套和絃,不然很容易撞車,陷入抄襲風波。

我們可以透過改變旋律、節奏,使用豐富的色彩音、轉位或者功能代替,讓我們的和絃更有特色。舉個例子,《青花瓷》這首歌,我其實用的就是4536251和絃,但我又沒完全套4536251和絃,而是在副歌部分有所修改。

大家回去仔細扒譜的話,應該會發現,《青花瓷》副歌部分的和絃是這樣的:

&naj7—G7/F—Em7—Am—Dm7—G—Cadd2—C7—

這個G7/F真的很靈性,屬七和絃的解決傾向性在這個轉位和絃裡大大削弱,持續的4音在這裡情緒上的張力變大了。

在這裡做點小科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