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從作曲人到文娛巨星> 第二百零八章 只是心中枷鎖,該如何才能解脫(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八章 只是心中枷鎖,該如何才能解脫(求訂閱) (1 / 3)

“或許我不該問

讓你平靜的心再起漣漪

只是愛你的心超出了界線

我想擁有你所有一切

應該是我不該問

不該讓你再將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鎖該如何才能解脫”

《NorianWood》本是披頭士的歌曲,直子每聽此曲必覺得自己一個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凍的森林深處,這正是年輕必經的彷徨、恐懼、摸索、迷惑的表徵。

20世紀60年代,島國已經進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危機也與日俱增。物質生活的豐富與人的欲求膨脹,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嚴重失衡。

都市的繁華,掩飾不了人們內心的焦慮。

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像無根的浮萍,孤獨、虛無、失落,卻又無力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迎接現實世界的挑戰。

直子不是個例,只是典型。木月死後,她也曾拼命掙扎,也曾想敞開胸懷接納全新的世界。但她失敗了,只能在心中構建一個夢中世界,一個與現實對立的心靈世界,如詩如畫。

然而夢就是夢,現實就是現實。

現實世界與夢中世界的對立、糾纏,使直子內心深處的痛楚和靈魂掙扎得更辛苦,最後只能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逃避這種痛苦。

直子最初的戀人木月同樣是個典型,因為承受不了現實世界的壓力,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

就連活潑好動的綠子其實也是個典型,內心焦灼、空虛、孤獨。

書中有一幕,渡邊和直子一同在街頭漫無目的地行走,熙熙攘攘的人群,洶湧而過的車流,喧鬧的市聲,便是《挪威的森林》書中世界最真實的映襯。一個周遭全然陌生的世界,一個明明很擁擠卻又讓人感覺到空曠的世界。作者透過渡邊和直子的視角,將都市人焦灼、空虛的內心世界,迷亂、脆弱的生存狀態,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伍佰的《挪威的森林》便是基於這個世界創造出來的歌曲,歌曲裡的女主人公是直子,但只是個典型,伍佰不過時以直子的視角展現這個世界罷了。

所以整首歌的旋律雖然動聽,但非常悲傷,歌曲中瀰漫著迷茫、孤獨、焦灼、空虛、恐懼。

想唱好這首歌,必須瞭解這首歌裡面的故事。

很慶幸,王軒不但瞭解歌裡的故事,還看過《挪威的森林》原著。所以王軒很清楚應該怎樣唱這首歌,應該帶著什麼情感來唱這首歌。

所以他的歌聲裡滿是悲傷、迷茫、焦灼、空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